過般若庵
重軒瘦立曲欄頭,島嶼青微冷枕流。
望眼解隨沙水轉,賞心真與岸云浮。
平分野色連延屋,點破江光相趁舟。
般若空宗深得義,森羅元不礙人休。
重軒瘦立曲欄頭,島嶼青微冷枕流。
望眼解隨沙水轉,賞心真與岸云浮。
平分野色連延屋,點破江光相趁舟。
般若空宗深得義,森羅元不礙人休。
我站在重重軒窗的曲欄盡頭,島嶼隱隱泛著青色,冷冷地枕著江流。目光能隨著沙水流轉,賞心樂事真如岸邊浮云般自在。田野景色與連綿房屋平分,江面上船只穿梭打破波光。我領悟到般若空宗的深刻義理,世間萬物原本不妨礙人休憩。
重軒:重重的軒窗。
青微:隱隱泛著青色。
枕流:形容島嶼好像枕在江流上。
望眼:視線、目光。
賞心:心意歡樂。
連延:連綿。
相趁:相隨、相連。
般若空宗:佛教的一個流派,強調空的教義。
森羅:指宇宙間紛然羅列的萬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對般若空宗義理的感悟來看,詩人可能是在游覽般若庵時,受到庵中佛教氛圍的熏陶,結合眼前的自然景色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尋求心靈寧靜、探索哲理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悟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佛理的思考。其特點是景理交融,以清新的語言描繪景色,又蘊含深刻的哲理。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的獨特感悟。
天臺久宴坐,廬阜得游遨。
殊慰水云念,敢辭塵土勞。
冬溫寒色少,江靜水痕高。
歸趁新年近,同斟玉色醪。
一發中原夕照斜,
青山何處是吾家。
倚樓有客吹羌笛,
楊柳邊聲怨落花。
歸時路,又日晚、杜宇啼深樹。無邊芳草凄迷,綠到天涯何處。東風應恨,吹不散、濃雰暗南浦。共銷魂、且進離尊,陽關休唱西去。
回首舊夢成塵,猶戀此黃昏,一霎相聚。淚向君前雙雙落,腸斷處、飛花亂舞。如今是、蕭條別院,步芳徑、斜陽獨自語。記當時、剩袂零襟,夢魂空想前侶。
賣花擔上露才乾,
野老移來滿藥闌。
拋卻故山花事盛,
翻來燕市買花看。
看繚綾半幅,繡線千絲,汜人幽恨如訴。雨鬢風鬟,花愁月暈,蕉萃牧羊南浦。目斷瀟湘,楚天無雁,倩誰傳語。忽相逢、秦塞歸人,灑淚為通魚素。
可奈錢唐一怒。便碧云萬里,片時來去。宛綃谷明珰,無恙龍宮嬌女。更休悵望,神人道隔,永念君恩難負。兩情合、何處牽絲,社橘依然春樹。
紫陽丹水玉真妃,鳳節鸞驂碧落飛。
花夢仙裾飄綠羽,杏檐宮語教烏衣。
西川悟法藏珠塔,南內傳經擁絳緋。
聞說赤符今始見,上林朱雁爾同歸。
城頭鼓角動微寒,
繡戶香傳燭影殘。
醉里不知身是客,
雙清梅月倚簾看。
一篇悲憤蔡姬文,毳幕衾寒策酒勛。
苦恨鹍弦彈落月,久將翟茀視浮云。
風沙塞外愁行色,羅綺場中枉冠軍。
惆悵人間憶天上,漢宮簫管斷難聞。
危亭飛閣照寒溪,重到依然杜宇啼。
好事且看韋守記,補亡思覓義山題。
頻來已免山移誚,久坐翻為水樂迷。
一宿有情非雅素,他年嵩洛是真棲。
禪味曾參老釋曇,混融萬象就中觀。
眼前風月隨時幻,胸次乾坤別樣寬。
自是臨流清可賦,不成無酒白相看。
碧潭秋月唯堪比,光瑩吾心一片寒。
陸行苦塵勞,舟行欣利涉。
罷鼓清淮棹,重理濁河楫。
河流本湍急,石尤更肆烈。
牽船上沙觜,十步九蹉跌。
得尺與得寸,力竭皮膚裂。
篙纜用俱窮,河水亦嗚咽。
前夕系船樹,回望影未滅。
日日坐河干,兀兀突愁絕。
卻見下水船,布帆張兩葉。
舟人雜坐臥,過眼飛電掣。
盈盈一水間,苦樂仙凡別。
取道自違宜,慎始愧明哲。
行當策蹇去,甚毋傷駑劣。
重陽已過二十日,
殘菊才存三四枝。
對酒插花君勿笑,
從來不解入時宜。
掛壁燈殘照影迷,
替人垂淚燭心低。
揮毫未埽胸中塊,
客感分明判曉雞。
珠江江水碧迢迢,畫舫湘簾橫玉簫。兩岸垂楊低拂水,輕風搖過木蘭橈。
溪邊十室九為漁,一葉浮家逐浪居。斜日江頭歌欸乃,高秋浦口拾芙蕖。
酒旗臨岸屋臨江,映水朱扉面面窗。游人立馬羈金絡,少婦當壚瀉玉缸。
石尤浪起白頭風,一點云飛沒太空。村北村南無處泊,滿江煙雨碧濛濛。
白浪排山山欲摧,北風打船船不開。江邊漁父迎人語,如此風濤郎莫回。
清溪茆屋兩三家,溪女臨流浣落花。一片芳心何處著,暗隨流水到天涯。
數行界破青天色。似一幅、荊關筆。楓葉蘆花秋瑟瑟。問君何事,書空難盡,影落瀟湘碧。
人間多少傷心客。欲寄離愁那能得。折勢分明成乙乙。無端風雨,橫斜催亂,幾陣煙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