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馬橋
未沽臨邛酒,
先過駟馬橋。
如何賣賦后,
忍聽白頭謠。
未沽臨邛酒,
先過駟馬橋。
如何賣賦后,
忍聽白頭謠。
還未買臨邛的美酒,先經過了駟馬橋。為何在靠作賦得寵之后,卻忍心聽那《白頭吟》的歌謠?
臨邛酒:臨邛(今四川邛崍)所產之酒,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曾在此當壚賣酒。
駟馬橋:位于成都北,司馬相如早年立誓『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后因功得駟馬高車過此橋。
賣賦:指司馬相如作《長門賦》得漢武帝賞賜,借此獲得榮寵。
白頭謠:指卓文君《白頭吟》,詩中『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表達對忠貞愛情的渴望。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當為后人憑吊司馬相如、卓文君故事時所作。詩中緊扣二人相關地名(駟馬橋、臨邛)與事件(賣賦、《白頭吟》),借古事抒發對情感與名利關系的感慨。
此詩借司馬相如典故,以『未沽』『先過』的時間順序,『賣賦后』與『忍聽』的轉折,批判其得勢忘情的行為,揭示古代文人在功名與真情間的矛盾困境,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
一堆紅焰亙晴空
不問金鍮鐵錫銅
入里盡教成水去
那容蚊蚋泊其中
垂髫已解吟,髣髴學何陰。暗動梅窗喜,遙傳桂種心。染聲毋市井,近拙要山林。耄矣不成句,中閒意自深。
碩果生機在,從他剝五陰。南山四時面,殘屋百年心。家薄有書種,客多成笑林。要閒元自老,不在卜居深。
煙霞之虛兮,與子廣居兮。
煙霞之極兮,與子安宅兮。
歸來歸來兮,樂以棲遲。
樵之云兮,可以興雨。
優哉游哉,樂與子處。
騰身已往化為龍,
未化先拔濟物功。
六月乾坤塵撲火,
行人無個不清風。
隱士托山林,
遁世以保真。
連惠亮未遇,
雄才屈不伸。
秀鐵壓肩寒,
中原思未報。
何日掃邊塵,
別裹朝天帽。
蟲語閑階急,宵深未感涼。
擁書忘漏永,耽詠愛更長。
淡月侵虛幌,微風度暗香。
如何成秀句,不負好秋光?
薙草芳亭才數耜,垂蘿曲徑自何年。
衙參放后供長日,鼙鼓喧聞憶遠天。
坐對煙鬟香共裊,醉搖霜管樹還娟。
端居亦有時移感,鳥哢鶯啼喚柳眠。
小小行窩短短墻
午軒如甑汗如漿
層冰赤腳何由踏
時就新堂一借涼
俱為澤國朱轓守,
同是冰廳白首郎。
且喜朝廷憂外寄,
故從書府輟班揚。
虎阜名藍近古城,
年年陪祀及清明。
生公舊石莓苔老,
陸羽香泉蝌蚪生。
劍氣已隨塵土沒,
霸圖惟見草煙橫。
古今何限興亡事,
不盡游人感慨情。
西日尚未落,已聞車聲來。
美人捲簾待,羊至亦徘徊。
多謝水精鹽,能使羊歡喜。
羊也亦多情,以妾顏色美。
身寄湓城歲月奔,遠懷仙苑自乾坤。
梅林有影吟魂在,陳柏無枝古意存。
獨客此時思上冢,孤山今日定開門。
西江不似西湖上,處處酬春把酒樽。
夢醒箬篷底,一點一聲秋。密密疏疏淅淅,聽遍不勝愁。數朵濕山如黛,兩岸蘆花似雪,白了旅人頭。誰識繡衣客,轉憶綠蘋州。
是僧樓,是羅帳,是扁舟。觸惹平生心事,仕宦苦沈浮。忽見魚生床下,又聽蛙鳴灶底,難得喚晴鳩。檐溜灑空下,多半作浮漚。
愛看秋水坐斜曛,
汗漫東來昔未聞。
風送潮頭噴積雪,
波連天際貼層云。
高聲疑有蛟龍怒,
遠影空迷鸛鶴群。
安得此心無一事,
南華經里老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