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大司馬文峰陳老先生東歸 其四
碩人應昌運,兩秉南天鉞。
涕泗拊瘡痍,笑談安臲卼。
巍碣鏤人心,戎功耀金闕。
胡然遜碩膚,去弄滄溟月。
行樂且行樂,徵書在明發。
碩人應昌運,兩秉南天鉞。
涕泗拊瘡痍,笑談安臲卼。
巍碣鏤人心,戎功耀金闕。
胡然遜碩膚,去弄滄溟月。
行樂且行樂,徵書在明發。
賢德之人順應昌盛國運,兩次執掌南方軍事大權。他為百姓疾苦傷心流淚,談笑間就能平定危難局勢。他的功績銘刻在百姓心中,戰功使朝廷榮耀。為何他謙遜退讓,去欣賞海上明月。且盡情行樂吧,征召的文書明天就會到來。
碩人:賢德之人。
昌運:昌盛的國運。
秉:執掌。
南天鉞:南方軍事大權。鉞,古代兵器,象征權力。
拊:撫慰。
瘡痍:比喻遭受破壞或災害后的景象,這里指百姓的疾苦。
臲卼:危險不安的樣子。
巍碣:高大的石碑,這里指功績。
金闕:指朝廷。
遜碩膚:謙遜退讓。
徵書:征召的文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動蕩不安,陳老先生在南方任職期間立下赫赫戰功。之后他選擇歸隱,詩人寫下此詩贈別,既贊美其功績,也暗示其未來還會被朝廷召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陳老先生的功績和品德,突出其能力與擔當。詩中先寫其為國操勞,后寫歸隱,最后暗示將再被重用,結構清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對賢能之人的敬重。
眾山皆弭伏,獨讓此峰尊。
絕頂時猶雨,中林晝亦昏。
逆風松勢偃,觸石水聲喧。
定有幽棲者,何因得晤言。
年來年去,去來不動乾坤。
歲舊歲新,新舊一般時節。
蒼卞山風骨自露,太湖水徹底無波。
冷冷落落,哆哆和和。
門外雪消春水滑,庭前玉立桂婆娑。
大智洞明,大道坦平。
生鐵面具,不近人情。
云峰日朗,雪谷雷鳴。
激起曝腮焦尾,同躍天庭。
休擬議,莫商量。
無朕兆,絕承當。
君不見江路野梅無主,自開自落,分外馨香。
一枝橫亞清波上,引得游蜂上下忙。
多謝東皇著意晴,海棠勻趁笑相迎。
園林富貴何千萬,花柳功勛已十成。
曉雨有情于芍藥,春風無處不流鶑。
扁舟水長一篙許,茶灶筆床聊意行。
燮調能十雨,具訓微三風。
希圣如顏子,何時笑叔通。
明經徒為利,穢史不能公。
落落經綸腹,悠悠錦繡胸。
茶煙禪榻上,花蕊酒杯中。
皇覽方佳少,青衫已禿翁。
凄涼語棐話,寂寞教咸忠。
青嶂鶴仙返,白楊鴉夜訌。
庭前雙桂樹,堂上六經豐。
皇帝春秋盛,車書夷夏同。
移忠聊士諾,獨善未妨窮。
同年吾憶鄭盤翁,獨向盤銘緊用工。
似玉躬行勤淬礪,如棋世事極磨礲。
初年晚節渾無斁,昨日今朝便不同。
遺子貽孫新未已,盤銘須信有奇功。
相鶴先經古罕儔,一詩檃括爾才優。
云天杳杳仙騏??,蓬海茫茫我楫舟。
赴隴光榮空似鳳,乘軒浩蕩不如鷗。
淵材多事添煩惱,一夜胎仙頻倚樓。
一塵入正定,諸塵三昧起。
諸塵入正定,一塵三昧起。
三昧與正受,土塊泥里洗。
咦,白日堂堂眼見鬼。
非不非,是不是。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午丁未天河水。
浴罷披襟竹影斜,客中殘暑散空花。
人行窗外云無腳,月起林間燈映紗。
舉酒聞鐘知近寺,談詩食李卻忘家。
明朝又浴還來此,何必開樽只煮茶。
清廟朱弦瑟,羔羊素緎風。釣竿漁艇小,園徑李蹊通。
白酒渾忘送,皇天似不公。風簷開秀色,雪嶺現酥胸。
王化殊無外,圣賢時復中。人稱君子子,卿自密翁翁。
從喚酒經癖,聊紓花史忠。前知安用卜,定見不訪訌。
橘仆使令熟,竹君家計豐。六年無不可,三語將無同。
柳子慣乞巧,韓公不送窮。
目前無法,意在目前。
東西十萬,南北八千。
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
點檢將來,只見一邊。
都忘甲子不知老,三十六峰無限秋。
江水清兮鱗百丈,廬山高處稻盈疇。
堯時丙子壽星數,坡句許家仙島洲。
自分吾生老耕釣,花瓢趁取日先??。
拄杖子,無偏黨。
遍界不曾藏,通身無影像。
妖怪盡勦除,佛魔俱掃蕩。
普天皇道無遮障。
一自凌空降節飛,日瞻華表望翁歸。
今猶香氣浮丹灶,時有仙韶殷翠微。
青鳥山深藏宿霧,白猿洞敞納晨暉。
榴房桃李年年實,底事游人遇者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