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四十一首 其一一
拄杖子,無偏黨。
遍界不曾藏,通身無影像。
妖怪盡勦除,佛魔俱掃蕩。
普天皇道無遮障。
拄杖子,無偏黨。
遍界不曾藏,通身無影像。
妖怪盡勦除,佛魔俱掃蕩。
普天皇道無遮障。
這拄杖子,沒有偏袒之心。它在整個世界都不曾隱藏,渾身沒有具體的形象。它能將所有妖怪都剿滅清除,把佛與魔一同掃蕩。讓普天之下的王道沒有任何阻礙。
拄杖子:在禪門中常被用來象征佛法或修行者的悟道境界。
偏黨:偏袒、偏向。
遍界:整個世界。
影像:具體的形象。
勦除:剿滅、清除。
佛魔:佛與魔,代表不同的修行境界和干擾因素。
皇道:可理解為正道、真理。
偈頌通常是禪宗用來表達佛法見解和修行感悟的。這首偈頌創作時間和具體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應是在禪宗發展過程中,作者通過此偈來宣揚佛法的力量和作用,引導修行者堅定對佛法的信念,在當時的禪宗修行環境中,這樣的偈頌有助于修行者理解和體悟佛法。
這首偈頌主旨是宣揚佛法能破除一切障礙,使正道通行。其特點是語言直白,以形象的比喻闡述禪理。在禪宗文學中,這類偈頌有助于傳播佛法思想,對后世禪宗修行和文學創作有一定影響。
正覺江邊寺,風煙罨畫然。
庭羅合抱樹,門泊釣魚船。
暮雨涼初過,中秋月正圓。
無人來共賞,獨自占江天。
山斷峭崖立,江空翠靄生。
漫多來往客,不盡古今情。
月碎知流急,風高覺笛清。
兒曹笑老子,不睡待潮平。
一見便非凡世界,恍然兜率化成宮。
未分混沌天無巧,已鑿谽谺鬼有功。
百尺飛泉晴亦雨,四時陰穴夜吹風。
莫將俗駕污仙境,明日紅塵在眼中。
豫章瀕大江,氣候頗不令。孟冬風薄人,十室八九病。
外寒客肺胃,下濕攻腳脛。俗巫醫不藝,嗚呼安托命。
我始屏藥囊,治病以清靜。幻妄消六塵,虛白全一性。
三日體遂輕,成此不戰勝。長年更事多,苦語君試聽。
城中飛閣連危亭,處處軒窗臨錦屏。
涉江親到錦屏上,卻望城郭如丹青。
虛堂奉祠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
古來磨滅知幾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山川寂寞客子迷,草木揺落壯士悲。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義凜凜令人思。
夜歸沙頭雨如注,北風吹船橫半渡。
亦知此老憤未平,萬竅爭號泄悲怒。
漫道秋來雨,那無一日晴。
只供高枕臥,不放小窗明。
書冊頻開闔,山瓢任濁清。
長年諳世味,不是故逃名。
片云飛白雨,萬壑變清秋。
甕螘思新酒,河魚失舊愁。
嫩涼生枕簟,爽氣入梧楸。
喜得平安報,天如為我謀。
書生就食等奔逃,道路崎嶇信所遭。
船上急灘如退鹢,人緣絕壁似飛猱。
口夸遠嶺青千疊,心憶平波綠一篙。
猶勝溪丁絕輕死,無時來往駕??艚。
紛紛朝市利名忙,唯有山林興寄長。
樞相好奇聊玩物,道人弄筆欲專房。
方嫌小景鮫綃窄,忽辱新詩繭紙香。
潭府炎蒸無著處,聊將三伏助清涼。
花溪溪水出僊源,正對樞臣舊戟門。
聊把一麾隨宦牒,只尋三徑樂丘園。
傳家遠繼東樓國,好客長開北海尊。
胸次魁奇無一物,百年厚德畀兒孫。
孤燈耿霜夕,窮山讀兵書。
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
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
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
陂澤號饑鴻,歲月欺貧儒。
嘆息鏡中面,安得長膚腴。
楊卿人材金百煉,岐公座上初識面。
十年萬事不須說,猶喜歸來且強健。
題詩想見初削瓜,寄到茆堂已歸燕。
辭嚴意密敢輕讀,呼兒炷燈重把卷。
即今相望幾千里,何日蟬聨語忘倦。
就令有使即寄書,豈如無事長相見。
尊酒如江綠,春愁抵草長。
但令閑一日,便擬醉千場。
柳弱風禁絮,花殘雨漬香。
客游還役役,心賞竟茫茫。
吏部朝回早,幽人病始蘇。
過門迂問訊,欹枕聽傳呼。
緣瘦重裁帽,因衰學染須。
投詩發公笑,試想此形模。
亭占佳名淮海東,六丁擁上水仙宮。
簷牙簾額煙霏里,人語歌聲荷氣中。
酒醆吸殘千斛月,釣竿擲下一絲風。
使君清德真如水,潭影人心盡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