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蹂躪”。踐踏;摧殘。比喻用暴力欺壓、侮辱、侵害。
1.
亦作“躙”。
2.
踩;踏。
1.出自《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躪玄鶴,亂昆雞。
2.出自《高沙道中》詩一廝躪其足,吞聲以自全。
3.出自《圣武記》牛躪人田,則罰其直,雖章京不免。
3.
蹂躪;摧殘。
1.出自《新唐書·郭子儀傳》懷恩盡說吐蕃、回紇、黨項、羌、渾、奴剌等三十萬,掠涇豳,躪鳳翔,入醴泉奉天,京師大震。
2.出自《羌胡引》四入郊圻躪魯齊,破邑屠城不可數。
3.出自《履園叢話·耆舊·十蘭判官》值白蓮教匪滋事,溢出郿縣斜谷口,直躪盩庢,盩庢距武功不過六十里,中界渭河,嘯聚往來,焚燒殺掠,邑之民大恐。
1.正好像。
1.見"恰纔"。
1.亦作"恰才"。
2.剛剛;剛才。
1.剛要,正準備。
1.正好;適逢。
1.謂言行舉措正好做到最適當之處。
1.才;方才。
1.正好;恰巧合適。
2.恰當;正當。
1.正相符合。
1.剛才。
1.卻不要。
1.用心貌。
2.融和貌。
3.象聲詞。鶯啼聲。
4.正好。
1.正好;湊巧。
1.恰當,貼切。
1.正如,正似。
1.謂言行舉措等恰當穩妥,無過或不及。
1.合適,適當。
1.猶恰如。
長篇小說。英國勞倫斯作于1928年。克利弗·恰特萊爵士婚后不久即在戰爭中負傷,下身癱瘓,從此精力萎縮,感情貧乏。年輕美貌的恰特萊夫人不堪死氣沉沉的生活,與莊園雇工梅勒相愛,終于棄家出走。
1.恰當;妥貼。
1.正遇上。
2.正不巧。
1.適合心意。
1.剛剛;剛才。
1.正當,適逢。
2.恰好。
1.融洽;親近。
1.廣博。
1.和暢美好;協和通達。
1.謂周身汗透。
1.和睦。
1.謂普及教化。
1.見"洽髈"。
1.廣博;周遍。
2.融洽,親近。
1.沾濕衣襟。
1.謂廣見博聞者。
1.博覽。
1.協和,和睦。
1.亦作"洽歡"。
2.和睦歡悅。
1.謂協和安定,天下太平。
1.普及,遍及。
1.密集貌。
1.同慶。
1.學識淵博的人。
1.滋潤。
1.潤澤。
1.顏色調和。
1.接洽商談。
1.猶和樂。
1.知識豐富。
1.博通審悉。孰,通"熟"。
1.親近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