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謹慎選擇。
2.
〈古〉又同“吝”lìn。
1.
選擇;挑選。
1.出自《書影》是誠爾妻,然是人少有色,故遴為首,約直五十金;半猶不足,望得婦耶?
2.出自《清史稿·德宗紀二》命奕劻遴近支王、貝勒代享太廟及祭東西陵,太常寺派員祭壇廟。
3.出自《盛世危言·議院上》誠能本中國鄉舉里選之制,參泰西投匭公舉之法,以遴議員之才望,復于各省多設報館,以昭議員之是非,則天下英奇之士、才智之民皆得竭其忠誠,伸其抱負。
古代一種酷刑,從腰部斬斷身體。比喻割斷相聯系的事物或壓制事物的存在、發展。
1.驛站的中間站﹐以便休息打尖或換馬。也稱腰頓。
1.古代官印。常系腰間﹐故名。亦指系印于腰﹐借喻服官赴任。
1.折腰。謂屈身事人。
1.見"腰肢"。
1.亦作"腰支"。
2.腰身;身段;體態。
1.腰部的椎骨。共有五塊﹐較胸椎大。
1.腎臟的俗稱。亦指食用的動物的腎臟。
2.猶腰身。喻人的姿態。
3.比喻靠山。腰助倚靠﹐故以為喻。
1.裝在門背后中部的插銷。
1.腰佩龜章﹐常用以顯示官品。
1.邀請;招請。
1.亦作"邀賓"。
2.邀請賓客。
1.迎合權貴,企求恩寵。
1.古跡名。舊名蕭家渡,在上元縣東南青溪橋右側。今為南京市江寧縣地。晉桓伊善樂,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師,舟泊青溪側,與伊不相識,令人謂之曰"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伊為作三調,弄畢,便去,客主不交一言◇名其地為"邀笛步"。參閱宋張敦頤《六朝事跡編類》。
1.阻斷。
1.攔阻搶奪。
1.攔阻。
1.謂謀求恩賞。
1.設伏兵攔擊。
1.祈求賜福。
1.阻截索求。
1.求取功勞;把別人的功勞搶過來當作自己的。
1.求取功勞和獎賞。
1.求取功名和寵信。
1.攔截殺害。
1.舊時官吏出行時前驅喝道的人。
1.謂阻截巡查。
1.招喚。
1.尋求歡樂。
1.合會,聚會。
2.邀約組會。會,民間經濟互助的一種形式。入會者按期交款,分期輪流使用。
1.謂受到恩惠。
截擊遣騎四出邀擊,頗有所獲。
1.把較多的人邀請到一起。
1.希求。
1.攔擋御駕。
1.迎接。
1.攔路搶劫。
1.邀請會集。
2.勾結。
1.謂阻截克扣。
1.阻攔襲擊。
2.指攔路搶劫。
1.求勝;好勝。
1.攔阻。
1.要挾君主。
1.強迫;逼勒。
1.請求私利。
1.竭力勸阻。
1.謂招來涼爽。
1.謂攔阻留住。
2.謂劫持拘留。
1.索取賄賂。
1.收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