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水邊。
1.出自《墨子·尚賢中》古者舜耕歷山,陶河瀕。
2.出自《漢書·地理志上》厥土白墳,海瀕廣潟。
2.
靠近;臨近。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上》武帝廣開上林,南至宜春……北繞黃山,瀕渭而東,周袤數百里。
2.出自《華文閣待制知廬州錢公墓志銘》而羊家寨瀕大海。
3.出自《武昌起義三日記》計自十九晚親率此數十勇士,回旋於武昌城中,出生入死,屢瀕絕境,早置此軀于度外。
4.出自《春》最后瀕死的時候,忽然得到轉機。
1.畜養的禽獸。生,通"牲"。
2.詈詞。謂沒有教養,如同禽獸。
1.佛教語。"六道"之一。佛教輪回之說,謂人作惡,死后當變為禽獸﹑畜生等。
2.指非人類社會。形容卑鄙﹑野蠻。
1.指牛﹑馬﹑羊﹑雞﹑狗﹑豬等六畜。
2.詈詞。謂行同禽獸的人。
1.牲畜與糧食。一說,草料。
1.指家畜。
1.退縮。
1.積聚田產。
1.家兔。菟,通"兔"。
1.指牲畜。
1.謂寵幸重用。
1.恤愛勤勞貌。
1.淤血。
1.對自己眼睛的謙稱。
1.指飼養牲口。
2.撫養;養育。
3.扶植培養。
4.指收羅豢養。
5.私養。
1.謂心存道義。
1.家畜的傳染病,如豬瘟﹑牛瘟﹑馬鼻疽等。
1.有意。
1.積聚勇力。
1.積聚怨氣。
1.用枕。
1.立志。
1.具有智慧。
1.飼養。
1.詈詞。猶畜生。
1.亦作"勖厲"。
2.勉勵。
1.亦作"勖勵"。
2.勉勵。
1.亦作"勖率"。
2.勉力遵循。
1.亦作"勖勉"。
2.勉勵。
1.亦作"勖帥"。
2.勉力遵循。
1.完成前人未竟之業。
1.整理編排。
2.頭緒。
1.清理保存。
1.馀風。
2.指遺留下來的風尚。
1.未完成的功業;遺業。
1.猶絮叨。
1.猶條理。
1.言論。
2.指學術論著的開頭部分,一般說明全書的大旨和內容等。
1.謂構思綿密。
1.馀年。
1.謂服勞役的開端。
1.馀風。
1.依從信賴。
1.功業與德行。
1.已發而未盡的言論。
2.今指著作篇首概述全書主旨或介紹寫作意圖等的文字。
1.事業;遺業。
1.馀音。
1.猶抽引。
1.抽絲后留在蠶繭上的殘絲。借指事物之殘余或主體之外所剩余者。
2.后代。
1.謂理出頭緒,排正序次。
1.世系和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