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澧水,水名,在湖南省北部,流入洞庭湖。
1.
水名。源出湖南省西北與湖北省鶴峰縣交界處,向東南流經桑植,再向南向東經大庸、慈利、石門、澧縣、津市,再向南流入七里湖。
1.出自《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于澧。
2.出自《楚辭·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澧浦。
3.出自《黃鶯兒·南歸》曲褊性合幽棲,況吾家楚水西,春風澧浦滋蘭蕙。
2.
見“澧沛”。迅疾充沛。
1.出自《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溪谷嶄巖兮水曾波
2.出自《風俗通·聲音·瑟》暴風亟至,大雨澧沛,裂帷幕,破俎豆,墮廊瓦。
3.
象聲詞。參見“澧澧”。
1.出自《楚辭·劉向〈九嘆·離世〉》波澧澧而揚澆兮,順長瀨之濁流。
4.
古州名。治所在澧陽(今湖南省澧縣)。隋置,唐宋因之,1912年改澧縣。
1.出自《送南涪州量移澧州序》自漢而南,州之美者十七八,莫若澧,澧之佐理,莫逾於長史。
5.
通“醴”。甜美。參見“澧泉”“澧源”。
1.出自《列子·湯問》甘露降,澧泉涌。
2.出自《論衡·自紀》是則澧泉有故源,而嘉禾有舊根也。
3.出自《和錢侍郎甘露》忽見垂書跡,還驚涌澧源。
6.
水名。源出河南省桐柏縣西北胎簪山,西北流至唐河縣南注入唐河。
1.出自《水經注·比水》澧水源出桐柏山,與淮同源,而別流西注,故亦謂水為派水。
7.
水名。源于河南省方城縣北伏牛山,流經葉縣、舞陽之間,至漯河市北與沙河合,再向東北然后折向東南流至周口鎮與潁河匯合。古稱澧水,今稱澧河。
1.出自《說文?水部》澧,水。出南陽雉衡山,東入汝。
高等學校招收新生的考試參加~。
1.高樹。
1.猶凸凹。
2.科舉高第。
1.指聲音高而洪亮。
距地面較高的空間~飛行丨~作業。
1.在同高度上低氣壓中心向外伸展的槽形部分。也叫低壓槽。
登上架子,桿子等在高處進行操作。修建高的建筑物或橋梁,架設電線等工程都有這種作業。
1.高大的倉庫。
1.高而開闊。
2.豁達開朗。
1.科舉考試第一名。泛指科舉名列前茅。
1.從高處飛奔而下的急流。
男子徑賽項目之一,規定距離為110米,欄架高106.7厘米。
1.謂見識高遠。
1.高而明凈;高而明亮。
2.高敞。
3.豁達開朗。
4.猶高明。謂高超美善。
5.高亢﹐響亮。
長篇小說。法國巴爾扎克作于1834年。暴發戶高里奧老頭鐘愛女兒,把大半財產給了兩個女兒作陪嫁,并傾其所有以滿足她們的虛榮心和奢侈生活。最后他錢財耗盡,遭到女兒們的遺棄,孤獨病死。
1.高興快活。
1.筑起高大的壁壘。
2.高大的壁壘。
1.謂筑起高的壁壘,掘下深的壕溝,用以固守。
1.指高峰。
1.唐詩人高適﹑李白的并稱。
1.顯貴者所居之里。
2.山名。在山東省泰安市西南,為泰山之支阜。
1.上升;高高騰起。
2.崇高;高超。
3.高蹈,高隱。
朝鮮歷史上的王朝(公元918—1392)。我國習慣上多沿用來指稱朝鮮或關于朝鮮的~參丨 ~紙。
1.朝鮮出產的人參。
1.隋時七部樂之一。采用高麗樂曲,配以十四種樂器,由十八人演奏。
1.即高麗紙。
1.舞名。
用桑樹皮制造的白色綿紙,質地堅韌,多用來糊窗戶。
特別高的利息或利潤~盤剝丨牟取~。
索取特別高額利息的貸款放~。
1.猶范例。
1.清高廉正。
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有細毛,花白色。塊根可制健胃劑。
1.高橋。
2.屋梁。
3.高挺。
4.即膏粱。高,通"膏";梁,通"粱"。
①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和玉米相似,但較窄,花序圓錐形,生在莖的頂端,子實紅褐色。品種很多,子實供食用外,還可釀酒和制淀粉。②這種植物的子實。‖也叫蜀黍。
1.用高粱釀制的燒酒。
1.高粱子實外面的殼。
碾去皮的高粱子實。
1.蚜蟲的一種。有翅胎生的雌蚜,頭和胸部都是黑色;無翅胎生的雌蚜,淡黃而略帶灰色。是高粱的主要害蟲之一,也桅玉米﹑甘蔗和麥類等農作物。
1.高尚忠正。
2.高明。
3.洪亮;響亮。
1.高尚的度量﹑情趣。
1.祭天時燒柴薪的火焰。
1.高明敏悟。
1.爽朗。
1.崇高盛大的功業。
1.對鄰居的尊稱。
1.指上蒼,神靈。
純凈的黏土,主要成分是鋁和硅的氧化物。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熔點約1,750℃,是陶瓷工業和其他化學工業的原料。因為我國江西景德鎮高嶺所產的質量最好,所以叫高嶺土。
1.高丘,山丘。
2.指陵墓。
3.陵墓名。三國魏武帝曹操陵名。在河北省臨漳縣西。參閱《嘉慶一統志.彰德府二》﹑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四.彰德府》。
4.陵墓名。三國吳孫堅墓名。在江蘇省丹陽市西。參閱《嘉慶一統志.鎮江府二》。
5.復姓『有高陵顯見《通志.氏族三》。
1.指才識出眾的人物。
2.指高門望族。
3.指上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