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踜蹬”。行走失足,踏空受挫。
1.出自《詠王主敬》有意嫌兵部,專心望考功。誰知腳踜蹬,卻落省墻東。
2.
見“踜蹭”。行走不便;站立不穩。
1.出自《琵琶記·牛氏規奴》白打從來逞藝,官場自小馳名。如今年老腳踜蹭,圓社無心馳騁。
2.出自《西青散記》惲寧溪有歌曰:“節母西歸八十六,雪滿龍城夜聞哭。雙拳捭闔搖天關,兩腳踜蹭旋地軸。”
1.即離旗。
1.離別時飲的酒。
1.遭遇災難。
1.離開居處﹐流離失所。語出《書.盤庚下》﹕"今我民用蕩析離居﹐罔有定極。"孔穎達疏﹕"播蕩分析﹐離其居宅﹐無安定之極。"
2.散處﹔分居。
3.猶離房﹐別室。
4.猶放棄﹑停止。
5.指隱居者。
1.開始獨立生活的馬駒。
1.遠離自己的部屬﹔離開職守。
1.分崩離析﹔渙散。
2.阻止﹐挫敗。
1.距離。
1.分和合﹐聚和散。
1.亦作"離決"。
2.猶分離。
1.猶訣別。
1.亦作"?玦"。
2.雕有螭形的玉玦。離﹐通"螭"。
1.分離斷絕﹔離開。
2.猶懸殊。
跟人、物或地方分開離得開ㄧ離不開ㄧ魚~了水就不能活ㄧ他已經~北京了。
1.指離人乘的馬匹。珂﹐馬勒飾品。唐杜甫《春宿左省》詩有"因風想玉珂"句﹐后因以借指馬。
1.離家外出的人。
1.佛教語。脫離苦難。
1.丈夫離家﹐婦人獨處。
2.形容孤獨。
1.猶闊別。
1.謂彼此不相合﹐乖戾。
1.濃密挺拔貌。
1.方言。目光呆滯。
1.方言。猶稀稀拉拉。
1.方言。猶言清爽舒服。
1.草木茂盛郁勃貌。
1.曲的和聲。
1.并立。
2.像鳳一樣地站立。
1.相背﹐乖違。
1.羅列。
1.流離﹐因災荒戰亂流轉離散。
1.雕鏤交錯分明貌。
2.謂刻意修飾。
3.猶糾纏。
4.傳說中的視力特強的人。
5.藥草名。即?茹。用作腐蝕藥﹐又為芥癬頑瘡藥。
1.亦作"離摟"。
2.眾木交加之貌。
1.見"離樓"。
2.猶糾纏。
1.比喻分離的配偶。
2.琴曲《雙鳳離鸞》的簡稱。
1.比喻分離的配偶。
1.見"離鸞別鳳"。
1.見"離鸞別鳳"。
1.山神名。
1.猶絕倫。獨一無二。
1.猶離散。
2.籬笆。
1.離人的衣袖﹑衣服。借指別離的人。
2.猶離別。
1.即魑魅。傳說中的妖怪。語本《左傳.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兩﹐莫能逢之。"
1.離人的夢。
1.謂心神恍惚。
1.綿延不絕貌。
1.見"離憃"。
1.日﹔日光。語本《易.離》﹕"離為火﹐為日。"孔穎達疏﹕"離為火﹐取南方之行也﹔為日﹐取其日是火精也。"
2.喻指君上的明察。
1.《易》中《離》卦之象。古時以為象征考試得人。
1.憂且病。語出《詩.小雅.四月》﹕"亂離瘼矣﹐爰其適歸。"鄭玄注﹕"離﹐憂﹔瘼﹐病。"
1.南方。
2.草名。又名通脫木﹐俗稱通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