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綿延不絕貌。
1.謙詞。謂忝居同列。
1.舊謂報答尊者。
1.敬仰感戴。
1.猶服毒。
1.敬服,欽佩。
1.頭仰起又俯下。指施禮應酬。
2.仰望和俯視。指觀覽景色。
1.謂仰慕高尚的德行。語本《詩.小雅.車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猶高攀。指與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結交或聯姻。
1.謂仰首上告。
2.猶言央告,求助。
依靠外人或外界供給城內數十萬人仰給城外供應。
1.從低處向高處進攻。
1.《易.系辭上》"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后以"仰觀俯察"指多方或仔細觀察。
緬甸首都。人口約400萬(1995年)。1756年建城。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鐵路交通樞紐,全國最大商港,城郊有國際航空站。有碾米、鋸木、煉油等工業。多佛教古跡,市中心有瑞光大金塔和昂山將軍墓等。
即瑞光大金塔”(744頁)。
1.敬領,承受。
在同一鉛垂面內,當視線在水平線上方時,視線與水平線的夾角。
1.依靠,借助。
1.仰望依靠。
1.見"仰剌叉"。
1.亦作"仰剌擦"。亦作"仰不剌叉"。
2.謂仰面跌倒。
1.倚仗;依靠。
1.抬頭,臉向上方。
2.方言。指斜掛在門楣上的大鏡子。
1.謂仰承流風,歸順有德者。
1.見"仰事俯畜"。
1.謂馬聽見美妙的音樂,竟反常地昂起頭吃飼料。《荀子.勸學》"伯牙玥^而六馬仰秣。"楊倞注"仰首而秣,聽其聲也。"晉左思《吳都賦》"其奏樂也……軍馬弭髦而仰秣,淵魚竦鱗而上升。"《文選.江淹》"驚駟馬之仰秣,聳淵魚之赤鱗。"李善注"言樂之盛也。"一說謂馬仰頭噴氣。
敬仰思慕久聞大名,不勝仰慕|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
1.見"仰八叉"。
1.向上抓住或攀著。
2.猶言高攀。指與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結交或聯姻。
1.憑借,依靠。仰,表敬之詞。
1.仰慕企望。
1.隨時隨地拾取。多形容人善于積聚資財。語本《史記.貨殖列傳》"魯人俗儉嗇,而曹邴氏尤甚,以鐵冶起,富至巨萬。然家自父兄子孫約,俯有拾,仰有取,貰貸行賈徧郡國。"俛,同"俯"。
依賴別人呼吸。比喻自己無主見,依賴別人,看別人眼色行事他只是一個仰人鼻息的奴才。
1.《北史.崔亮傳》"自可觀書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后以"仰人眉睫"謂看別人臉上的表情行事。
1.山名。在今江西宜春南。唐屬袁州。佛教禪宗溈仰宗始祖之一的唐高僧慧寂曾修行于此,并以此為號。
1.指唐高僧慧寂。曾修行于江西仰山,故稱。與溈山(今湖南寧鄉西)靈佑同為佛教禪宗溈仰宗始祖。相傳靈佑嗣法于百丈懷海,慧寂又嗣法于靈佑。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1921年首次發現于河南澠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間,屬母系氏族公社制繁榮時期。生產工具以磨制石器為主,日用陶器以細泥紅陶和夾砂紅褐陶居多。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 狙錾匚幕恐袊率鲿r代的一種文化。1921年首次發現于河南澠池仰韶村,故名。主要分布于黃河中下游,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間,屬母系氏族公社制繁榮時期。生產工具以磨制石器為主,日用陶器以細泥紅陶和夾砂紅褐陶居多。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
1.見"仰取俯拾"。
1.依靠他人而得食。
1.《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后因以"仰事俯畜"謂對上侍奉父母,對下養育妻兒。亦泛指維持全家生活。
1.同"仰事俯畜"。
1.見"仰事俯畜"。
1.意氣高昂的樣子。
1.追思。語本《孟子.離婁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焦循正義"自后觀前亦為仰,此仰思,蓋即謂仰舉三王之事而思其合。"
1.謂體察上情。
1.仰望天空。多為人抒發抑郁或激動心情時的狀態。
1.指仰臥在水面上游泳的姿勢。
1.凹面向上的瓦。
①抬頭向上看。仰望天空。②表示敬慕或期待萬人仰望。
1.臥而仰望屋梁。(1)形容無計可施?!逗鬂h書.寒朗傳》"及其歸舍﹐口雖不言﹐而仰屋竊嘆。"宋王安石《思王逢原》詩"仰屋臥太息﹐起行涕淋漓。"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蘇仙》"偶缺晨炊﹐仰屋無計。"譚嗣同《仁學》二二"杼軸繁而懸鶉之衣絶﹐工作盛而仰屋之嘆消。"(2)臥而仰望屋梁?!读簳掀酵鮽鳌?恭每從容謂人曰'下官歷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后因以"仰屋"形容苦思冥想的樣子。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序》"矜其仰屋之勤﹐而俾免于覆車之愧。"
1.《后漢書.袁紹傳》"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絶其哺乳,立可餓殺。"后因以"仰息"謂依賴﹑依靠。
1.仰慕,欽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