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飼養家畜的圈。參見“欄廐”。
1.出自《墨子?非攻上》至入人欄廄,取人馬牛者,其不仁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
2.出自《宅無吉兇攝生論》夫一棲之雞,一欄之羊,賓至而有死者,豈居異哉!
3.出自《一個小農家的暮》詩他還踱到欄里去,看一看他的牛。
4.出自《論衡·佚文》夫富無仁義之行,〔猶〕圈中之鹿,欄中之牛也,安得妄載?
2.
欄桿。
1.出自《為梁上黃侯世子與婦書》想鏡中看影,當不含啼;欄外將花,居然俱笑。
2.出自《虞美人》詞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3.
織物的界道。
1.出自《唐國史補》又宋亳間有織成界道絹素,謂之烏絲欄、朱絲欄。
4.
報刑書籍在每版或每頁上用線條或空白隔開的部分,亦指按內容、性質劃分的版面。
1.出自《圍城》把哲學雜志書評欄里贊美他們著作的話,改頭換面算自己的意見。
5.
表格中區分項目的格子。如:學歷欄、備考欄。
6.
攔護。
1.出自《齊民要術·種槐柳梓楸梧柞》槐既細長,不能自立,根別豎木,以繩欄之。
1.各種說法紛亂而混雜。形容有各種各樣的議論。
1.見"眾說紛揉"。
1.多種議論匯集之處。
1.見"眾口鑠金"。
1.百官及其機構。
1.多數人的意思。
1.指一般人。
1.為眾人所知曉﹑熟悉。
1.見"眾所共知"。
1.為眾人所注目。
1.周代諸侯朝見周王禮制的一種。周制﹐周王十二年一巡守﹐如因故不巡守﹐則六服諸侯往朝。朝畢﹐周王為壇合眾諸侯以命政﹐稱為"眾眺"。
1.佛教語。謂使有情得同等類似果報之因。
2.謂眾人皆能辨別。
1.指萬物。
1.群小;許多邪曲小人。
大家的希望眾望所歸|不孚眾望。
1.見"眾望攸歸"。
1.眾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眾中威望很高。
1.種種假象。
1.百官。
2.猶諸位﹐各位。
1.各方面的事情。
1.萬物;諸物。
1.對眾人謙下。
2.下級;在下位的人。
3.眾人。
1.眾多的賢人。
2.謂使賢才增多。
1.古代為卿大夫贊禮的人。
2.佛教語。謂諸種形相。
1.多種香氣。亦指各種名香。
2.眾香國的省稱。
1.佛國名。
2.喻百花盛開的境界。
1.各種吉利的征象或預兆。
1.眾多小國。
2.一群小人。
3.百姓。
1.多種功效。
1.眾多奸邪之臣。
1.當眾拜謝。
1.眾人之心;民心。
1.謂萬眾一心﹐如堅固城堡。比喻眾人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1.共為忠信。
1.群星。
1.見"眾星環極"。
1.見"眾星攢月"。
1.《論語.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辰﹐北極星。共﹐"拱"的古字﹐環繞◇以"眾星環極。"比喻眾物圍繞一物或眾人擁戴一人。
1.見"眾星攢月"。
1.許多星星聚集﹑環繞著月亮。比喻眾人擁戴一人或眾物圍繞一物。
1.成群地行動。
2.眾多的德行。
1.各種物體的形象。
1.佛教語。猶眾生。
1.同"眾喣漂山"。
1.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
1.見"眾喣漂山"。
1.同"眾喣漂山"。
1.各個流派的學說。
2.指村塾。
1.猶群言。亦指一般人的言論。
1.各種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