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怠惰,不喜歡做事,跟“勤”相對。
2.
形容詞
疲倦;沒力氣。
1.
怠惰,不勤快。
1.出自《宋書·范曄傳》吾少懶學問,晚成人。
2.出自《晦日尋崔戢李封》詩興來不暇懶,今晨梳我頭。
3.出自《和吳御史汴渠》我懶不足數,君材宜自強。
4.出自《日出》其實我也知道他懶,死不長進。
2.
沒興趣,不愿意。
1.出自《水滸傳》林沖連日悶悶不已,懶上街去。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世上那些闊少爺想做官,州縣太煩劇,他懶做;再小的,他又不愿意做。
3.出自《秀露集·〈善暗室紀年〉序》對于過去,雖也懶于回憶,但究竟便于尋繹。
3.
疲憊。
1.出自《水滸傳》智深走得遠了,喘息方定……信步望前面去,行一步,懶一步。
2.出自《命名的傳說》只是當他下班之后,從那只椅子上伸起酸懶的腰桿時,才對著被漿糊涂得亂七八糟的柜臺,出一會神。
1.目眩暈厥。
2.混亂。
1.煩悶困惑。
1.目?;钑?暈厥。
1.心神昏亂不安。
1.愚昧無知的儒生。
1.昆蟲名。蚊類。形似蠅而小,吸人畜血液。芮,同"蝨"﹑"蚋"。
1.猶色盲。
1.錯亂荒誕。
1.眼花頭暈;迷糊。
1.憂悶。
1.面部表情如僧徒入禪。形容入神的樣子。
1.謂根據外貌判斷人的才德。
1.謂容貌謙恭。
2.謂夙夜敬謹從事。
1.冠名。
1.見"貌合神離"。
1.見"貌合神離"。
1.謂容貌恭敬。
2.謂肅然起敬。
1.謂表面裝作窮困。
1.謂表面上不同而實質上一致。
1.古時下對上的一種敬禮方式。猶后世之請安。
1.見"貌寢"。
1.亦作"貌侵"。
2.狀貌丑陋短小。或以為謂狀貌不揚。
1.謂描畫其形貌。
1.容貌。
1.猶容貌。
1.表面做的與心里想的完全兩樣。
1.見"貌是情非"。
1.謂表面上接受。
1.表面上像。
1.形容人的儀表壯偉。
1.猶假托。
1.猶外貌。
1.容貌;外表。
2.謂根據外貌判斷人。
1.亦作"貌像"。
2.形象;相貌。
1.見"貌象"。
1.謂形貌相似。
1.形狀;狀貌。
1.虛偽文飾的話,假話。
2.猶言表面上說。
1.驗看人的面貌,以核實戶籍冊上登記的人數和年齡。這是隋唐時為防止民間漏報戶口﹑隱瞞年齡以逃避賦役所采取的措施。
1.以禮相待。
1.外貌;形象。
1.蚰蜒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四.山蛩蟲》。
1.盛美的封冊。
1.茂盛生長。
1.大成。
2.勉力成就。
1.勉行大德。
2.盛德。
1.盛典。
1.繁盛的畿甸。
1.勉力弘揚。
1.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