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違背常情、事理,乖張。
1.
乖戾;違背。
1.出自《漢書·杜欽傳》外戚親屬無乖剌之心,關東諸侯無強大之國。
2.
古代謚法稱號之一。
1.出自《逸周書·謚法》不思忘愛曰剌,愎很遂過曰剌。
3.
禍亂。
1.出自《文選·張衡〈南都賦〉》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亂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4.
助詞,表加重語氣。參見“剌剌”。
1.出自《鑒戒錄·高僧諭》一缽和尚歌曰:“阿剌剌,鬧聒聒,總是悠悠造未撻。”
2.出自《桃花女》倒做這等魘鎮事,欺心剌剌的,我不去。
3.出自《金瓶梅詞話》身上有數那兩件舊片子,怎么好穿出去見人的,倒沒的羞剌剌的。
5.
猶拉。排泄。
1.出自《雙林坐化》死了王屠,連毛吃豬,無屁股不剌屎,無僚子不撒尿。
6.
見“剌剌”。象聲詞。狀風聲。
1.出自《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去程風剌剌,別夜漏丁丁。
2.出自《田居》詩悠悠燈火暗,剌剌風飚射。
7.
見“剌剌”。象聲詞。狀拍擊、破裂聲。
1.出自《梁州第七·射雁》套曲??得這???兒連忙向敗荷里串,血模糊翅搧扇,撲剌剌可憐。
2.出自《壬戌紀行上》刺舟者須眉皆冰,黃河凌下,船剌剌有聲。
8.
見“剌剌”。猶辣辣。形容燥熱。
1.出自《錦箋記·蠟書》這病似覺邑邑剌剌,唇燥吻涸,郁火四上,焚於大宅。
2.出自《紅樓夢》薛蟠道:“越發說的人熱剌剌的扔不下。”
3.出自《紅樓夢》這會子熱剌剌的說一個去,別說他是個實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腸的大人,也要傷心。
9.
見“剌剌”。助詞。表示加重語氣。
1.出自《鑒戒錄·高僧諭》一缽和尚歌曰:“阿剌剌,鬧聒聒,總是悠悠造未撻。”
2.出自《桃花女》第三折倒做這等魘鎮事,欺心剌剌的,我不去。
3.出自《金瓶梅詞話》身上有數那兩件舊片子,怎么好穿出去見人的,倒沒的羞剌剌的。
10.
通“厲”。
1.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悼公享國十五年。葬僖公西,城雍,生剌龔公。
2.出自《史記·秦本紀》秦悼公立十四年卒,子厲共公立。
3.出自《新方言·釋言二》《論語》:“解溫而厲,聽其言也。”厲,鄭曰厲,嚴正也。《左傳》“與其素厲”,杜解:厲,猛也。厲,古音同賴,同剌。今人謂從事剛嚴猛烈者為辣手,辣之言厲也。
1.《詩.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絝。"毛傳"素,白也;絝,數也。古者素絲以英裘,不失其制。"朱熹集傳"南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儉正直,故詩人美其衣服有常,而從容自得如此也。"后因以"素絲羔羊"稱譽正直廉潔的官吏。
1.《詩.墉風.干旄》"素絲紕之,良馬四之。"鄭玄箋"素絲者以為縷,以縫紕旌旗之旒縿。"朱熹集傳"言衛大夫乘此車馬,建此旌旄,以見賢者。"后因以"素絲良馬"為禮遇賢士之辭。
1.亦作"素飱"。
2.謂無功受祿,不勞而食。
1.見"素飧"。
1.謂端額不加采飾的梁柱。
2.在白絹上題詩作文。亦泛指寫作詩文。
1.本體。
1.猶消瘦;瘦弱。
1.減損思慮。
1.損壞玷污。
1.謂損累心神。
1.見"損挹"。
1.亦作"損抑"。
2.謙虛退讓。
1.增減;盈虧。
2.特指經濟收支。
3.黜陟,升降。
4.興革。
5.減少;損失。 6.削減盈溢。 7.指《易》中的《損》卦與《益》卦。 8.指《損》《益》卦之理。
反映企業在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及其分配情況的會計報表。損益表的項目,按利潤構成和分配分為兩個部分。其利潤構成部分先列示銷售收入,然后減去銷售成本得出銷售利潤;再減去各種費用后得出營業利潤(或虧損);再加減營業外收入和支出后,即為利潤(虧損)總額。利潤分配部分先將利潤總額減去應交所得稅后得出稅后利潤;其下即為按分配方案提取的公積金和應付利潤;如有余額,即為未分配利潤。損益表中的利潤分配部分如單獨劃出列示,則為利潤分配表”。
1.謂抑制陰險不祥和之氣。
1.對自己有害的朋友。語本《論語.季氏》"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止息怨謗。
1.損傷;損失。
2.猶夭折。
1.中醫謂逐漸瘦削的慢性病。多指肺結核。
1.謂日去其華偽以歸于純樸無為。引申指盡可能節省或謙抑。
1.亦作"筍鞭"。
2.邊筍;竹的地下莖。
1.謂其地山峰尖峭密集﹐如春筍叢生。
1.竹的杈丫。蒂﹐枝梗連結處。
1.筍干。
1.把筍煮熟晾曬﹑加以調料的食物。
1.亦作"筍干"。
2.將筍煮熟后﹐榨扁﹐曬干而成的食品。
1.亦作"筍瓜"。
2.又稱印度南瓜。一年生草本﹐莖蔓生﹐果圓筒形﹐有淡黃﹑橘紅等色。原產印度﹐性喜溫暖干燥﹐我國各地都有栽培﹐可作蔬菜或飼料。
1.用筍殼編結為面的木屐。
1.亦作"筍尖"。
2.筍的尖嫩部分。
3.比喻女子尖俏的手指。
1.古代懸掛鐘磬的架子♂架為筍﹐直架為虡。
1.同"筍虡"。
1.竹筍與蕨菜。
1.筍干。
1.謂石峰陡峭林立﹐若春筍叢生之地。
1.竹籮。
1.亦作"筍皮"。
2.筍殼。
1.竹筍與蒲芽。
1.尖峭如筍的巉巖。
1.亦作"筍條"。
2.尚未展枝葉的新竹。比喻人的年輕俊秀。
1.亦作"筍筩"。
2.指用整條芽筍制成的筍干。
1.亦作"筍頭"。
2.榫頭。竹﹑木等器物或構件利用凹凸方式相接處凸出的部分。筍﹐通"榫"。
1.筍皮。
1.嫩竹青編成的席子。
1.用竹箬編結的鞋。
1.古代懸掛鐘﹑磬﹑閐等樂器的橫木﹐以及橫木上的大板◇亦泛指懸掛樂器的架子。
1.亦作"筍衣"。
2.筍殼。
1.竹輿。
1.比喻疾速而猛烈地攻擊。
1.《國語.魯語下》﹕"仲尼在陳﹐有隼集于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陳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館問之。仲尼曰﹕'隼之來也遠矣﹐此肅慎氏之矢也……君若使有司求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櫝﹐如之。"后用為博聞強識之典。
1.畫有隼鳥的旗幟。古時詩文中常用以為州郡長官之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