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書〉空虛。
2.
形容詞
空。
1.
亦作“窽”。
2.
空隙;洞穴。
1.出自《莊子·養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郄,導大窾,因其固然。
2.出自《霹靂琴贊引》始枯桐生石上,說者言有蛟龍伏其窾,一夕暴震,為火之焚,至旦乃已,其余硿然倒臥道上。
3.出自《河豚》詩寒江晴后雪,爛柳??中鲇。
3.
空虛。
1.出自《史記·太史公自序》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
4.
使空虛。參見“窾木”。
1.出自《天說》鑿泉以井飲,窽墓以送死。
2.出自《日下舊聞》城之中有過街塔,臨南北大路,累石為臺如譙樓,而窽其下以通車馬。
5.
空乏;貧困。
1.出自《新書·匈奴》凡賞於國者,此不可以均,賞均則國窾,而賞薄不足以動人。
6.
法,條款。
1.出自《淮南子·倜真》乃至神農、黃帝剖判大宗,竅領天地,襲九窾,重九垠。
7.
引申為款式。
1.出自《閑情偶寄·器玩·制度》插花于瓶,必令中窽。
8.
象聲詞。參見“窾坎”。
1.出自《石鐘山記》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
9.
古水名。
1.出自《莊子·外物》堯與許由天下,許由逃之,湯與務光,務光怒之;紀他聞之,帥弟子而踆於窾水。
10.
通“款”。古代鐘鼎彝器上鑄刻的文字。
1.出自《輟耕錄·古銅器》余嘗見夏雕戈,於銅上相嵌以金,其細如發,夏器大抵皆然。歲久金脫,則成陰窾。
2.出自《送錢允一還天臺》詩鑿窾填金文絢爛,筆畫方整蟠蛟螭。
11.
泛指文件等的款識。
1.出自《宋史·張奎傳》奎視囚籍印窾偽,深探之,乃獄吏窾易。
1.架于牛脖子上的農具。
1.猶言枷頸銬手。謂拘系囚犯。
1.處以枷刑并革職。
1.上枷囚禁。
1.舊時將犯人上枷標明罪狀示眾。
1.上枷拘禁。
1.上枷示警。
1.木枷和腳鐐。舊時的兩種刑具。
1.木枷與手械。帶于囚犯頸項﹑手腕的刑具。
2.謂帶枷﹑上手械。
1.亦作"枷稍"。
2.刑具枷的末端。
1.見"枷梢"。
1.帶枷示眾。
枷和鎖鏈。比喻所受的壓迫和束縛精神~ㄧ掙脫封建~。
1.見"枷鎖"。
1.上枷于頸。謂拘禁。
1.枷與楔。指施酷刑。楔,以扦子楔入手指。
1.以重枷壓研犯人之頸。
1.施枷審訊責罰。
1.謂上枷并受杖刑。
1.同"汗流浹背"。
2.常用來形容慚愧或惶恐之甚。
1.古代以干支紀日,稱自子至亥一周十二日為"浹辰"。
1.一晝夜。
1.遍身出汗。
1.和洽。
1.見"浹髓淪肌"。
1.普遍沾潤。
2.遍及。
3.和諧;融洽。
4.貫通。
1.古代以干支紀日,稱自甲至癸一周十日為"浹日"。
1.一季。形容為時不長。
1.見"浹髓淪肌"。
1.亦作"浹髓淪膚"。亦作"浹淪肌髓"。
2.深入骨髓,浸透肌膚。
3.比喻感受﹑影響之深。
1.一年;經年。
1.猶滿堂。
1.水涌流貌。
1.遍行。
1.一旬,十天。
1.猶沐浴。
1.一個月。
2.兩月。
1.深赤色。
1.寰宇,整個天空。
1.方言。即家什。
1.政府派人去某人家中授予官職,以示禮遇。
1.本指家與國,亦泛指國家。
1.家中值得世傳的珍寶。
2.指于家中珍藏。
1.臣下私家的軍隊。
1.猶言平白地,無緣無故地。
1.美貌。
2.指美女。
1.愛好名譽;追求虛名。
1.方言。猶言好端端的。
1.善于謀劃。
1.勤于思考,善于作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