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擦拭;抹。
1.
摩擦;拭抹。
1.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揩枳落,突棘藩。
2.出自《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其冒霜雪遠行者,常嚙蒜令破,以揩唇,既不劈裂,又令辟惡。
3.出自《法苑珠林》譬如樹枝相揩,即有火出。
4.出自《水滸傳》他若放了命,便揭起被來,卻將煮的抹布一揩,都沒了血跡。
5.出自《母親》正說著,金先生進來了。她時時用手帕揩額上的汗。
2.
沾取。參見“揩油”。
1.出自《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現在的中國電影……和一些住慣了上海,曉得怎樣“拆梢”、“揩油”、“吊膀子”的滑頭少年一樣。
2.出自《城南舊事·蘭姨娘》我很喜歡媽生小孩,因為可以跟著揩油吃些什么。
3.出自《寫在她運行的路上》在丁志輝的心目中,公家不是一塊肥肉,可以任意地揩油。
4.出自《譚九先生的工作》在這次抽調壯丁的那件事上,他老先生竟暗中找些人去冒名頂替,從中揩油水哩。
5.出自《人民文學》這個人好順手牽羊,愛揩油水。
3.
鼓名。參見“揩鼓”。
1.出自《新唐書·南蠻傳下·驃》龜茲部,有羯鼓、揩鼓、腰鼓、雞婁鼓、短笛、大小觱篥、拍板,皆八。
2.出自《龜茲舞》詩雞婁揩鼓舊所識,饒貝流蘇分白羽。
3.出自《海錄碎事·音樂》答臘鼓……如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聲甚震,俗謂之揩鼓。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wèi)。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