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淨”的新字形。亦作“凈”。
2.
洗凈。
1.出自《國語·周語中》浄其巾冪,敬其祓除。
2.出自《驟雨》詩若為借得天瓢去,倒瀉明河浄九州。
3.出自《奈何天·驚魂》大娘,你如今浄好了臉,梳好了頭,待我領到書房里去散一散悶罷。
4.出自《西游記》三藏浄了手焚香。
5.出自《家》叫女傭給梅凈了身,換了衣服。
3.
凈盡,無馀。
1.出自《凈業賦》患累已除,障礙亦浄。
2.出自《秋夜聞笛》詩云浄寒空月滿樓,何人橫玉葉清秋。
3.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如此行之多年,不知收拾浄了萬萬千千的字紙。
4.出自《洗兵行》安得壯士挽天河,浄洗甲兵長不用。
4.
指男子去掉生殖功能。
1.出自《風光好》空那般衣冠濟濟,狀貌堂堂,卻為甚偏嫌俺妓女,怕見婆娘,莫不他浄了身不辨陰陽。
5.
純,純粹。
1.出自《宋史·食貨志下七》兩浙酒坊於買撲上添浄利錢五分,季輸送戶部。
2.出自《盛世危言·鑄銀》每日約獲利銀三分,除工費、利息、保險一切約耗銀一百二十元,尚可浄余銀一百七十元。
6.
用同“靜”。寧靜;寂靜。
1.出自《秦并六國平話》休萌戰攻侵伐之謀,共享安浄和平之福。
2.出自《水滸傳》再調公孫勝先生……直去北京城內浄處守待,只看號火起時施放。
7.
副詞。全;都。
8.
佛教語。清靜。
1.出自《戎華論折顧道士〈夷夏論〉》杳然之靈者,常樂永浄也。
2.出自《夷堅丙志·諾距那尊者》僧又曰:“知君是依政宋官人,薄有浄緣,故得至此。”
9.
戲曲角色。俗稱“花臉”、“花面”。扮演性格、品質或像貌上有特異之點的男性人物。如張飛、魯智深、曹操、嚴嵩等。
1.出自《竇娥冤》浄扮賽盧醫上。
10.
干凈;清潔。亦用于形容抽象事物。
1.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卿居心不浄,乃復強欲滓穢太清邪?
2.出自《題興公靜樂庵》詩有浄必有垢,無苦亦無樂。
3.出自《游西湖》詩雨后四山浄,湖開一鏡平。
11.
指明凈。
1.出自《月夜觀星》詩團團素月浄,翛翛夕景清。
12.
指掃除凈盡。
1.出自《景風扇物》詩曉來搖草樹,輕度浄塵蒙。
2.出自《念奴嬌·張仲欽提刑行邊》詞弓刀陌上,浄蠻煙瘴雨,朔云邊雪。
13.
副詞。單,光。
1.出自《兒女英雄傳》聽說又娶了位少奶奶,浄嫁妝就是十萬黃金,十萬白銀。
2.出自《兒女英雄傳》咱們就該著浄找樂兒了!怎么倒添了想不開了呢?
14.
指戒律。
1.出自《唐才子傳·靈徹上人》靈徹,姓湯氏,字澄源,會稽人。自童子辭父兄入浄,戒行果潔。
1.山洞。
2.山崖險峻貌。
3.指峻險的山巖。
4.鱗甲張開貌。
1.舊時作詩或對聯時,將幾個特定的字(如人名﹑地名或其他成語)依次嵌在各句相同的位置上,謂之"嵌字格"。
1.猶刻本。
1.謂按一定的次序編寫。
1.刻字工。
1.猶刊刻。
1.謂讀書而有見識之人。
2.刻字匠人。
1.猶美味。《晏子春秋.諫上五》"公出舍,損肉撤酒,馬不食府粟,狗不食飦肉,辟拂嗛齊,酒徒減賜。"吳則虞集釋引王念孫曰"此所云'嗛齊'者,謂齊和之嗛于口者也。"一說減省所給之祿養。吳則虞集釋引于省吾曰"'辟拂'猶言輔拂,劉師培謂'齊'﹑'資'古通,是也;'辟拂嗛資'與'酒徒減賜'對文,言輔拂損于資給,酒徒減于賞賜也。"
1.銜恨貌。
1.咀嚼貌。
1.不滿足貌。
1.謙讓。
1.即齟鼠。
1.謙遜退讓。
1.謙虛謹慎。
1.傳說中的獸名。
1.謙恭檢束。
1.稱心,滿意。
1.鮮明貌。
1.鮮明貌。
1.鮮明;鮮艷。
2.茂盛。
1.華麗工巧。
1.鮮明絢麗。
1.謂粉飾標榜。
1.貧困﹐不寬裕。
1.謂收成微薄。
1.抱歉的心情。
1.短缺﹐不足。
1.歉收;災荒。
1.猶荒歉。
對不住人,內心不安深感歉疚|歉疚已極,萬望原諒。
1.收成不好的年頭。
1.困厄﹐窘迫。
1.不滿足貌。
1.不滿足貌;慚愧貌。
1.壞人。
1.收成不好。
1.荒年。
1.遺憾與惋惜。
1.疑惑不明。
2.猶猜疑。
1.抱歉的心情。
心懷不安衷懷歉仄。
1.覆蓋柩車的裳帷。借指柩車。
1.柩車。
1.柩車。
1.搶白。當面頂撞﹑責備或諷刺。
1.見"嗆啍"。
1.憋足勁頭,奮力。
1.嗆咳。
1.氣逆而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