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舉行婚禮時用作酒器的瓢,新婚夫婦用來飲交杯酒的酒器。
1.
恭敬地承受。
1.出自《說文·己部》巹,謹身有所承也。
2.
古代婚禮用的禮器。其制破瓠為瓢,名“巹”,夫婦各執一瓢飲,稱“合巹”。
1.出自《禮記·昏義》共牢而食,合巹而酳。
3.
古代舉行婚禮用的酒器,以瓢為之。參見“合巹”、“巹飲”。
1.出自《陳書?袁敬傳》蓋以王姬之重,庶姓之輕,若不加其等級,寧可合巹而酳,所以假駙馬之位,乃崇于皇女也。
2.出自《清波雜志》頃歲兒女合巹之夕,婿登高座,賦詩催妝為常禮。
3.出自《聊齋志異?青梅》母笑慰之,因謀涓吉合巹。
4.出自《平山蓀荃招飲為結婚六周年紀念》詩記取渝州合巹時,紅軍佳節是佳期。
5.出自《聊齋志異·蓮香》蓮香扶新婦入青廬,搭面既揭,歡若生平。蓮陪巹飲,細詰還魂之異。
1.雕有螭形的宮殿臺階。
1.雕有螭形的碑額。
1.見"螭頭舫"。
1.龍與虎。比喻勇猛的將士。
2.傳說中的龍子之一。亦指器物上的龍形。
1.傳說神仙所乘的螭龍駕的車。
1.猶蛟龍。
1.古代皇帝玉璽的角。璽紐龍形﹐故名。
1.刻有螭形的宮殿臺階。
1.雕有螭形花紋的椽子。
1.螭形為飾的熏香銅匣。
1.傳說中無角的龍。
2.傳說中的鳥名。
1.以螭形為飾的香爐。
1.見"螭魅"。
1.見"螭魅罔兩"。
1.亦作"螭鬽"。
2.傳說山林中害人的怪物。亦喻各種壞人。螭﹐通"魑"。
1.亦作"螭魅魍魎"。亦作"螭鬽魍魎"。
2.傳說中川澤山林的妖怪◇用以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螭﹐通"魑"。
1.見"螭魅罔兩"。
1.螭形的印紐。
1.見"螭蟠"。
1.猶虎踞龍盤。
1.亦作"螭盤"。
2.如螭龍盤據。
1.盤曲貌。
1.螭龍與虬龍。
1.古代彝器﹑碑額﹑庭柱﹑殿階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龍頭像。
1.螭紐及系紐的絲帶。指官印。
1.古代彝器﹑碑額﹑庭柱﹑殿階及印章等上面的螭龍頭像。亦借指殿前雕有螭頭形的石階等。
2.見"螭頭官"。
1.指史臣入值記事。
1.喜極而鼓掌。
2.指歡欣鼓舞。
1.酒的別名。
1.歡樂的場景或場面。
高興,痛快心情~。
1.歡樂地歌唱。
1.歡樂的心情。
1.猶歡躍。
1.悲喜。
1.歡樂。
1.歡快地款待。
1.歡騰。
1.歡樂的恩情。
1.歡樂與感傷。
1.猶情哥。女子對所愛男子的昵稱。
①歡樂地歌唱盡情~◇汽笛在~。②歡樂的歌聲 ~笑語ㄧ遠處傳來了青年們的陣陣~。
1.結為婚姻。
1.猶舊歡。
1.歡笑;歡樂。
1.驚喜。
1.歡悅和好。
1.因歡愛而結為夫妻。
1.猶歡諧。
1.歡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