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現在;現代(跟“古”“昔”相對)。
2.
名詞
當前的;現在的(年、天及其部分)。
3.
代詞
〈書〉指示代詞。此;這。
4.
名詞
(Jīn)姓。
1.
現在。
1.出自《詩·魯頌·有駜》自今以始,歲其有。
2.出自《孟子·離婁上》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3.出自《感二鳥賦》讀書著文,自七歲至今,凡二十二年。
4.出自《儒林外史》今喜遇著二位世兄。
2.
現代;當代。與“古”相對。
1.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今之樂,由古之樂也。
2.出自《原道》古之為民者四,今之為民者六。
3.出自《菩薩蠻》詞風流今古隔。
4.出自《墳·看鏡有感》所以事實上“今不如古”者,正因為有許多嘮叨著“今不如古”的諸位先生之故。
3.
即,將。
1.出自《書·召誥》有王雖小,元子哉,其丕能??于小民,今休。
2.出自《史記·高祖本紀》諸侯并起,今屠沛。
3.出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4.
指示代詞。這,此。參閱清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五、徐仁甫《廣釋詞》卷五。
1.出自《國語·周語上》王(惠王)曰:“今是何神也?”
2.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裨諶曰:“是盟也,其與幾何?《詩》曰:‘君子屢盟,亂是用長。’今是長亂之道也。”
3.出自《同管記陸琛七夕五韻詩》鳳駕今時度,霓騎此宵迎。
5.
句首語氣助詞。猶言夫。參見“今夫”。
1.出自《荀子·性惡》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
2.出自《商君書·弱民》今離婁見秋毫之末,不能明目易人;烏獲舉千鈞之重,不能以多力易人。
3.出自《論衡·感類》今周公,人臣也,以天子禮葬,魂而有靈,將安之不也?
6.
假設連詞。猶言若。多用于由一件事聯系推說到當前的另一件事。一說,仍為本義。參閱楊樹達《詞詮》卷四。
1.出自《禮記·曾子問》下殤土周葬于園,遂輿機而往,涂邇故也。今墓遠,則其葬也如之何?
2.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3.出自《論衡·感虛》湯之致旱以過乎?是不與天地同德也;今不以過致旱乎,自責禱謝,亦無益也。
7.
通“金”。
1.出自《敦煌曲子詞·菩薩蠻》老尚逐今財,問龍門何日開。
2.出自《敦煌曲子詞·望江南》今榜有嘉名。
8.
指今日,即當天。
1.出自《春》那么今下午我們打伙請你,好不好?
1.見"煙娥"。
1.紛起。
1.亦作"煙帆"。
2.煙波中的帆船。
1.謂栽種﹑販售和吸食鴉片煙的罪犯。
1.指販賣鴉片者。
1.形容離散。
1.亦作"煙霏"。
2.云煙彌漫。
3.煙霧云團。
1.形容眾多。
1.形容眾多。
1.亦作"煙氛"。
2.燃燒所生的煙火氣。古亦指燔柴祭天。
3.煙靄云霧。
4.烽煙。指戰亂或戰爭形勢。
1.亦作"煙粉"。
2.見"煙花粉黛"。
1.亦作"煙峰"。亦作"煙峰"。
2.煙霧迷漫的山峰。
1.烽煙。指戰火。
1.亦作"煙桿"。
2.見"煙桿"。
1.亦作"煙缸"。
2.盛放鴉片膏的容器。
3.吸煙時用來盛煙灰﹑煙蒂的器皿。
1.見"煙皋"。
1.亦作"煙閣"。
2.煙霧中的樓閣。
3.凌煙閣的省稱。
1.煙霧彌漫的山谷。
1.亦作"煙館"。
2.供人吸食鴉片煙的營業場所。
1.亦作"煙管"。
2.竹管制的吸旱煙用具。
1.亦作"煙光"。
2.云靄霧氣。
3.指春天的風光。
1.亦作"煙鬼"。
2.對吸鴉片煙成癮者的譏稱。
3.指煙癮很大的人。
1.亦作"煙鍋"。
2.即煙袋鍋。
1.亦作"煙鍋巴"。
2.煙鍋中未燃盡的殘余物。
1.煙波浩渺的大海。
2.比喻事物眾多﹑紛繁。
1.宵漢,天空極高處。喻指朝廷。
1.亦作"煙荷包"。
2.裝煙絲用的小袋子。
1.亦作"煙盒子"。
2.裝香煙的盒子。
1.亦作"煙壑"。
2.云霧彌漫的山谷。
1.亦作"煙痕"。
2.淡煙薄霧。
3.指香爐煙縷。
4.謂鴉片膏污染的痕跡。
1.云天中的彩虹。
1.亦作"煙鴻"。
2.云中的鴻雁。
1.亦作"煙壺"。
2.指裝鼻煙的小瓶子。
1.亦作"煙戶"。
2.人戶。
3.吸食鴉片煙的人戶。
1.即戶口簿。
①指春天美麗的景象煙花三月下揚州。②舊時指娼妓煙花女。
1.亦作"煙花場"。
2.指妓院。
1.亦作"煙花粉黛"。省作"煙粉"。
2.指女子。多指娼女。
3.指男女情愛之事。
4.宋話本故事分類之一。
5.元代雜劇十二科之一。
1.亦作"煙花風月"。
2.指男女情愛之事。
1.亦作"煙花女"。
2.妓女。
1.亦作"煙花市"。
2.謂妓院集中之街坊。亦指妓院。
1.指妓院聚集之地。
1.指妓院。
1.妓院。
1.亦作"煙華"。
2.像煙霧彌漫的繁花。
3.謂古代婦女用以畫眉的黑色染料。
1.亦作"煙鬟"。
2.指婦女的鬢發。亦形容鬢發美麗。
3.喻云霧繚繞的峰巒。
1.形容鬢發美麗。
1.萎黃;枯萎。
1.竹子;竹林。
1.薄如煙霧的簾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