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女子、小孩兒、花朵等)柔嫩、美麗可愛。
2.
動詞
愛憐過甚。
3.
形容詞
脆弱,不堅強。
4.
名詞
(Jiāo)姓。
1.
艷麗。
1.出自《別賦》珠與玉兮艷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
2.出自《白雪遺音·剪靛花·夏日天長》針線仔細挑,哎喲,顏色配的嬌。
3.出自《秋歌》晴空里的太陽更紅、更嬌了!
2.
嫵媚可愛。
1.出自《宿昔》詩花嬌迎雜樹,龍喜出平池。
2.出自《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比紅兒,態度應更嬌。他生的諸般齊妙,縱司空見慣也魂消。
3.出自《沁園春·雪》詞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3.
困倦。
1.出自《長恨歌》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2.出自《殿前歡·楚云》曲付能盼得春來到?玉困香嬌。
3.出自《隨園詩話》偶過西湖,見陳莊題壁云:“一葉蜻蜓似缺瓜,年年蕩槳水云涯。叉魚射鴨嬌無力,笑入南湖摘藕花。”
4.
謂聲音細嫩、清潤。
1.出自《望遠行》詞瓊窗時聽語鶯嬌,柳絲牽恨一條條。
2.出自《梧葉兒·春暮》曲花外燕聲嬌。
5.
輕柔。
1.出自《崇政殿詳定幕次偶題》詩嬌云漠漠護層軒,嫩水濺濺不見源。
2.出自《玉燭新》詞風嬌雨秀,好亂插繁華盈首。
6.
指年輕女子;美女。
1.出自《小桃紅·采蓮女》曲采蓮湖上采蓮嬌,新月凌波小。
2.出自《奈何天·崖略》眾佳人愛潔翻遭玷,丑郎君怕嬌偏得艷。
7.
愛;寵愛。
1.出自《北征》詩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
2.出自《江城子》詞恩重嬌多情易傷,漏更長,解鴛鴦。
3.出自《小桃紅·寄春谷王千戶》曲一點紅香錦胡同,倚東風,嬌花寵柳春權重。
8.
撒嬌。
1.出自《菩薩蠻》詞聲戰覷人嬌,云鬟裊翠翹。
2.出自《虞美人》詞謝娘嬌極不成狂,罷朝妝。
9.
嬌氣。
1.出自《登記》她是個嬌閨女,從來沒有挨過誰一下打,才挨了一下,痛得她叫了一聲低下頭去摸腿。
10.
通“驕”。參見“嬌婦”。驕婦。謂驕橫之妻。
1.出自《文選·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內聽嬌婦之失計,外信讒邪之諛言。
11.
通“驍”。古代投壺,矢自壺中躍出復還,稱之為驍。參閱《西京雜記》卷五。
1.出自《漢代》詩飲酒闌三雅,投壺賽百嬌。
12.
謂過分寵愛。參見“嬌生慣養”。
1.出自《醒世姻緣傳》本是嬌生慣養子,做了奴顏婢膝人。
2.出自《紅樓夢》原是想他自幼嬌生慣養的,何嘗受過一日委屈。
3.出自《紅花草》寶財是個獨子,嬌生慣養的不象樣,事事得由著他的意見。
1.抑郁沮喪。
1.合上書本。多為閱讀中有所感觸的舉動。
1.猶堵絕。
1.墓穴。
1.以手捂住嘴巴。
2.沉默不語;不敢出聲。
1.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竊笑。
1.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竊笑→盧,笑貌。語本《后漢書.應劭傳》"昔鄭人以干鼠為璞,鬻之于周;宋愚夫亦寶燕石,緹?十重。夫睹之者掩口盧胡而笑,斯文之族,無乃類旃。"
1.謂忍不住笑出聲來。
1.猶掩涕。
1.超過同類。
1.遮藏躲閃。
1.埋葬。
1.同"掩埋"。
1.歲陰名。指太歲在戌之年。
1.遮蔽,覆蓋。
1.掩蓋埋沒。
1.用衣袖遮面。
2.以衣袖拭淚。
1.猶蒙蔽。
1.隱瞞,秘而不宣。
1.遮住面孔。羞慚貌。
2.遮住面孔。悲不忍見貌;哭泣貌。
3.蓋在尸體面部的白色的布或絹。
4.猶封皮。
1.遮沒。
1.遮住眼睛捉飛雀。比喻自欺欺人。
1.遮掩,隱瞞。
1.襲取。
2.亦稱"掩跳"。博戲的一種。
1.卷起軍旗,停擂戰鼓。指軍隊隱蔽行動,避免暴露目標。
2.比喻停止行動。
1.謂死于道途而草草收葬。
遮蓋面孔哭泣滿座重聞皆掩泣。
1.乘其不意而奪取或捕捉。
2.盡取,全部捕殺。
1.沒于黃泉。死的諱詞。
1.盡取獸群。
1.亦作"掩苒"。
2.披靡,偃倒。
3.搖曳貌。
4.柔弱貌。
5.輕盈柔美貌;柔和貌。 6.縈繞貌。
1.見"掩冉"。
1.掩蓋別人的優點。
1.遮蔽別人的耳目。謂以假象蒙騙人。
1.古劍名。
1.謂光彩掩映。
1.蒙蔽。
2.堵塞。
1.乘其不備而進攻;沖殺。
1.謂居于隱蔽之處。
1.遮蓋之使發生虧蝕現象。
飾修飾。遮蓋修飾使人看不出真相掩飾錯誤|劉備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
1.暗中窺伺。
1.猶討伐。
供指揮、觀察、射擊、操作技術裝備用的露天工事。包括單人掩體、機槍掩體、火炮掩體、坦克掩體、雷達掩體等。
1.掩面流淚。
1.淹沒廢棄。
1.見"掩撲"。
1.蓋土埋葬。指送終。
1.受遮蔽而不彰明。
2.止息;休息。
1.突然襲擊。
2.承襲。
3.猶風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