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
2.
古代用以寫字的竹片。亦指功用與簡相同的書寫用品。
1.出自《墨子·非命下》子胡不尚考之乎商、周、虞、夏之記?從十簡之篇以尚,皆無之。
2.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南史氏聞大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3.出自《太平御覽》劉向《別錄》: 殺青者,直治竹作簡書之耳。新竹有汁,善折蠹,凡作簡者,皆于火上炙乾之,陳楚間謂之汗。汗者,去其汁也。
4.出自《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寄書惟在頻,無吝簡與繒。
5.出自《孔雀膽》簡就是竹片子啦。古時候還沒有紙,就用竹片子來著書寫字,就像現在廟里求簽的簽一樣。
3.
書籍;書柬。
1.出自《禮記·內則》禮帥初,朝夕學幼儀,請肄??諒。
2.出自《漢書·薛宣傳》宣考績功課,簡在兩府,不敢過稱以奸欺誣之罪。
3.出自《答貢士元公瑾論仕進書》辱致來簡,受賜無量。
4.出自《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可常連日心疼病發,來不得,教男女奉上一簡,他親自封好。
5.出自《送王余杞去黃山》平日懶得寫信,所以在這一年之間,幾乎只通了一兩次短簡。
4.
謂寄送書簡。
1.出自《同元使君舂陵行》不意復見比興體制微婉頓挫之詞,感而有詩,增諸卷軸,簡知我者,不必寄元。
5.
簡省;簡易;簡單。
1.出自《易·系辭上》乾以易知,坤以??能。
2.出自《禮記·樂記》大樂必易,大禮必??。
3.出自《文心雕龍·物色》物色雖繁,而析辭尚簡。
4.出自《送張道士序》其言簡且要,陛下幸聽之。
5.出自《平書·文藝上》宋人奏議往往失之太繁……其實才愈大,應愈煉,不應愈冗;道愈高,應愈簡,不應愈繁。
6.
輕賤;怠慢。
1.出自《管子·匡乘馬》五谷興登,則士輕祿,民簡賞。
2.出自《孟子·離婁下》諸君子皆與歡言,孟子獨不與歡言,是簡歡也。
3.出自《淮南子·倜真》冬日之不用翣者,非??之也,清有余于適也。
4.出自《南史·王球傳》球簡貴勢,不交游,筵席虛靜,門無異客。
7.
怠惰;茍且。參見“簡慢”。
1.出自《尊隱》朝士僝焉偷息,簡焉偷活,側焉徨徨商去留。
8.
稀少。
1.出自《莊子·人間世》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2.出自《韓非子·八說》書約而弟子辯,法省而民訟簡。
3.出自《后漢書·郎??傳》昔堯遭九年之水,人有十載之蓄者,簡稅防災,為其方也。
4.出自《文選·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雖簡其面,分著情深。
5.出自《答魏博田仆射書》安有書問稍簡,遂敢自疏!
9.
檢閱;視察。
1.出自《周禮·春官·大宗伯》大田之禮,簡眾也。
2.出自《管子·立政》行鄉里,視宮室,觀樹藝,簡六畜,以時鈞修焉。
3.出自《左傳·昭公十四年》夏,楚子使然丹??上國之兵于宗丘,且撫其民。
4.出自《公羊傳·桓公六年》大閱者何?簡車徒也。
10.
指操練。參見“簡服”。
1.出自《國語·吳語》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之士于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
11.
檢查;檢驗。
1.出自《周禮·地官·遂大夫》正歲,??稼器,修稼政。
2.出自《后漢書·皇后紀上·明德馬皇后》愿下相工,簡其可否。
3.出自《抱樸子·祛惑》況長生之道,真人所重,可不勤求足問哉!然不可不精簡其真偽也。
4.出自《二刻拍案驚奇》除非真正人命,果有重傷,簡得出來,正人罪名,方是正條。
5.出自《圣武記》設正副盟長各一,以簡軍實,閱邊防,理訟獄,審丁冊。
12.
核實;符合事實。
1.出自《書·呂刑》五辭簡孚,正于五刑。
2.出自《禮記·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聽獄訟,必三刺,有旨無簡不聽。
3.出自《孔子家語·刑政》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獄,獄必三訊焉,有指無簡則不聽也。
13.
尋撿。
1.出自《世說新語·文學》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
2.出自《二刻拍案驚奇》兄長一面將文券簡出來,小弟好照依數目打點陸續奉還。
3.出自《說詩睟語》然排沙簡金,幾于無金可簡,亦安用多為哉?
14.
選擇;選用。
1.出自《書·冏命》慎簡乃僚,無以巧言令色。
2.出自《莊子·庚桑楚》簡發而櫛,數米而炊。
3.出自《南齊書·蕭景先傳》私馬有二十余匹,牛數頭,可簡好者十匹、牛二頭上臺。
4.出自《郎潛紀聞》圣祖臨雍勸講,於什百詞臣中簡一人焉為天下師,不次超遷。
5.出自《北伐途次》當晚便寫就了一封辭職的信,請另簡適當的人來負責。
15.
承受。
1.出自《楹史·趙良嗣隨軍詩》趙良嗣既來降,頗自言能文,間以詩篇進,益簡眷遇,至命兼官史局令。
16.
捐棄;剔除。
1.出自《禮記·王制》上賢以崇德,簡不肖以絀惡。
2.出自《春秋經傳集解》預今所以為異,專修丘明之傳以釋經。經之條貫,必出于傳,傳之義例,總歸諸凡,推變例以正褒貶,??二傳而去異端。
3.出自《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佛法不簡細流。
17.
分別;辨別。
1.出自《周禮·夏官·趣馬》掌贊正良馬,而齊其飲食,??其六節。
2.出自《北史·宋游道傳》忠臣奉國,事在其心,亦復何簡貴賤?
3.出自《〈逆旅集〉序》彼計事而處,簡物而言,竊竊然去彼取此者,縉紳先生之事也。
4.出自《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十二年》周復行佛、道二教,舊沙門、道士精志者,簡令入道。
18.
大。
1.出自《論語·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
2.出自《文選·馬融〈長笛賦〉》夫其面旁則重??增石,??積??砡。
19.
笏;手版。
1.出自《劇談錄·龍待詔相笏》開成中,有龍復本者,無目,善聽聲揣骨,每言休咎,無不必中。凡有象簡竹笏,以手捻之,必知官祿年壽。
2.出自《夢溪筆談·故事一》衣冠故事多無著令,但相承為例。如學士舍人躡履見丞相,往還用平狀,扣階乘馬之類,皆用故事也。近歲多用靴、簡。
3.出自《鏡花緣》也有緋袍象簡在那里伸手的,也有胥吏隸役在那里勒索的。
20.
打擊樂器名。參見“簡子”。
1.出自《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云門》正在彷徨之際,忽聽得隱隱的漁鼓簡響……方才想起,臨出山時,仙長傳授我的偈語,第二句道:“聽簡而問。”這個不是漁鼓簡?我該問他的。
21.
鞭類兵器名。后多寫作“鐧”。
1.出自《宋史·張玉傳》遇夏兵三萬,有馳鐵騎挑戰者,玉單持鐵簡出斗,取其首及馬,軍中因號曰張鐵簡。
2.出自《七國春秋平話》燕陣中撞出一將,絳袍朱發,赤馬紅纓,手把三尖兩刃刀,腰上雙懸水磨簡。
3.出自《西游記》我這里有的是鞭、簡、瓜、錘、刀、槍、鉞、斧、劍、戟、矛、鐮,隨你選稱手的拿一件去。
22.
同“籣”。古代盛弩箭之器。
1.出自《墨子·備城門》延堞,高六尺,部廣四尺,皆為兵弩簡格。
23.
通“諫”。
1.出自《左傳·成公八年》《詩》曰:“猶之未遠,是用大簡。”
24.
通“?”。在,存留。參閱《說文·心部》“?”字段玉裁注。
1.出自《論語·堯曰》帝臣不蔽,??在帝心。
2.出自《太傅安樂鄉文恭侯楊公碑》干練機事,綢繆樞機,中亮唯允,簡于帝心。
3.出自《后漢書·耿秉傳》每公卿會議,常引秉上殿,訪以邊事,多簡帝心。
4.出自《祭沈文通文》故治行簡於人主之心,名聲溢於時士之口。
25.
通“僴(??)”。勇猛貌;強勁貌。
1.出自《詩·邶風·簡兮》??兮??兮,方將萬舞。
2.出自《周禮·考工記·弓人》凡相筋,欲小??而長。
26.
量詞。用于書信、柬帖。
1.出自《集賢賓·怨別》套曲一簡書和淚封,一篇詞帶愁寄。
27.
水名。古黃河下游的支流,故道在今山東省陽信縣、樂陵市境。
1.出自《水經注·河水五》《禹貢》: 兗州,九河既道,謂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潔、句盤、鬲津也。
28.
姓。周大夫有簡師父。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簡氏,姬姓,晉大夫狐鞫居之后也。狐鞫居號續簡伯。續,邑也;簡,謚也。漢有簡鄉,蜀志簡雍。
1.簫上的洞孔。
1.泛指簫笛之類的管樂器。籟﹐簫類的樂器。
1.仙侶。
1.軍樂名。相傳黃帝命岐伯所作。
1.簫的樂譜。
1.古樂名。《簫》﹐舜樂;《勺》﹐周樂。亦謂以《簫》《勺》之樂進行教化。
1.舜樂名。
2.泛指美妙的仙樂。
1.古代傳說中善吹簫的人『劉向《列仙傳.簫史》"簫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年,吹似鳳聲,鳳凰來止其屋,公為作鳳臺,夫婦止其上,不下數年,一旦皆隨鳳凰飛去。"后以"簫史"泛指如意郎君。
1.即鳳臺。簫史的吹簫臺。
1.猶言幽情俠骨。
1.簫的鳴聲。
1.勇猛。
1.吝嗇。
1.粗豪粗獷貌。
1.矯捷果敢,驍勇。
1.半天空。
1.指朝廷。
1.清寂幽深貌。
1.天邊。
1.天上和人間。
1.高空。傳說中指天宮。
1.高入云霄的山峰。
1.謂以云為蓋。
1.宵衣旰食。霄﹐通"宵"。舊時用來稱諛帝王勤于政事。
1.封建王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高閣﹐繪有功臣圖像。也稱凌云閣﹑凌煙閣。
1.猶月光。
1.典出《尚書大傳》卷五﹕"晉平公問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師曠曰﹕'臣聞老而學者如執燭之明。執燭之明孰與昧行?'公曰﹕'善。'"后因以"霄光可學"指老年猶勤學不倦。
云霄,河漢;指天空氣沖霄漢。
1.指毛筆。
1.高飛的鴻雁。
1.指月亮。
1.天空的最高處﹐高空。
2.喻朝廷。
1.猶云車。仙人以云為車。
1.猶言夜明如晝。霄﹐通"宵"。
1.高空的光景。
1.指仙人。
1.指潔白的月色。霄﹐通"宵"。
2.古劍名。
1.高聳入云的山嶺。
1.云露。
1.指高山上的小路。
2.云中之路﹐上天之路。
3.青云之路。喻仕宦之途。
1.天門。
1.人名。相傳為舜的女兒。
1.太空。
1.云氣。
1.上天的通途。
2.比喻高位。
天地。多形容差距極大霄壤之別。
1.天空。
1.高山上的道路。
1.日沒以后或日出前的云氣。語出《楚辭.遠游》﹕"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王逸注﹕"《陵陽子明經》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始欲出赤黃氣也。秋食淪陰。淪陰者﹐日沒以后赤黃氣也。冬飲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氣也。夏食正陽。正陽者﹐南方日中氣也。"
2.借指太空。
1.高聳入云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