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關動物的大籠子、柵欄。
1.出自《莊子·天地》而虎豹在於囊檻,亦可以為得矣。
2.出自《淮南子·主術訓》故夫養虎豹犀象者,為之圈檻,供其嗜欲。
3.出自《長物志·室廬》若徒侈土木,尚丹堊,真同桎梏樊檻而已。
2.
指防護花木的柵欄。
1.出自《云谷雜記·蘭蕙》二蘭移植小檻中,置座右,花開時滿室盡香。
3.
囚車;牢房。
1.出自《晉書·紀瞻傳》時有詐作大將軍府符收諸暨令,令已受拘,瞻覺其詐,便破檻出之,訊問使者,果伏詐妄。
4.
捕捉野獸的機具。參見“檻穽”。
1.出自《太平廣記》長沙有民曾作檻捕虎。
5.
禁閉于囚車或柵欄之中。
1.出自《呂氏春秋·順說》管子得於魯,魯束縛而檻之,使役人載而送之齊。
2.出自《答東阿王書》今處此而求大功,猶絆良驥之足,而責以千里之任;檻猿猴之勢,而望其巧捷之能者也。
3.出自《晉書·齊王冋傳》群王被囚檻之困,妃主有離絕之哀。
6.
欄桿。
1.出自《資治通鑒·陳長城公至德二年》上於光昭殿前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各高數十丈,連延數十間,其牕、牖、壁帶、縣楣、欄、檻皆以沈檀為之。
2.出自《楚辭·九歌·東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3.出自《紅樓夢》漏已三轉,猶徘徊桐檻之下。
4.出自《滕王閣》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7.
上下四方加板的船。
1.出自《文選·左思〈吳都賦〉》弘舸連舳,巨檻接艫。
8.
柜。
1.出自《農政全書》《農桑通訣》曰:“江北陸地,可種(馬齒)……用之?切,以泔糟等水,浸於大檻中,令酸黃,或拌麩糠雜飼之,特為省力,易得肥腯?!?/p>
9.
通“濫”。參見“檻泉”。濫泉。噴涌四流之泉。
1.出自《詩·大雅·瞻卬》觱沸檻泉,維其深矣。
2.出自《論衡·是應》檻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懸出。懸出,下出也。
3.出自《福泉寺溫泉行恭和圣祖御制詩韻》檻泉觱涌應時出,匪獨甘露浮金莖。
1.指繁密整飭的竹林。
1.竹子的小枝。
2.樂府《近代曲》之一。本為巴渝(今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詩人劉禹錫據以改作新詞﹐歌詠三峽風光和男女戀情﹐盛行于世◇人所作也多詠當地風土或兒女柔情。其形式為七言絕句﹐語言通俗﹐音調輕快。
3.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單調十四字﹐分平韻﹑仄韻兩體。
①樂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為四川東部一帶民歌,唐代詩人劉禹錫根據民歌創作新詞,多寫男女愛情和三峽的風情,流傳甚廣◇代詩人多以《竹枝詞》為題寫愛情和鄉土風俗。其形式為七言絕句。②詞牌名。又名《竹枝子》。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單調十四字,分平韻、仄韻二體。
1.即竹枝。
1.指唱竹枝詞的女歌手。
1.即竹枝。
1.用竹筒做成的酒杯。
1.用嫩竹做原料制成的紙。
1.謂竹林中的隱者。
1.竹筏。
1.將竹片置之水池中浸泡若干天﹐取出晾干后用以為照明之物﹐故稱。
1.竹筷。
1.竹筷。
1.指寫在竹簡上的蝌蚪文。蝌蚪文又稱蝌蚪篆。
1.方言。竹片。
1.用篾條做的小竹匣子。
1.竹筆。
1.即竹。
2.竹筍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竹筍》。
1.帶有筍芽的竹鞭。亦借指老竹。
1.指竹醉日。
1.栽竹之日。
1.謂竹林中最長最大的竹子。
1.竹器的制作。
1.竹籠。
1.見"竹?"。
1.見"竹?"。
1.水流貌。
1.佛教經典。
1.佛法。
1.亦作"笁干"。
2.天竺。古印度的別稱。
3.佛;佛法。
1.僧衣。
1.佛的代稱。
1.佛教。
1.亦作"笁干學"。
2.佛學。
1.天竺。古印度的別稱。
1.佛經。因出天竺國﹐故名。
1.嚴寒。竺﹐通"篤"。
1.佛教。
1.見"竺國經"。
氣象學家,地理學家。中國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創始人之一。字耦舫,浙江上虞人。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歷任東南大學、南開大學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浙江大學校長,中科院副院長,全國科協副主席,中科院生物學地學部主任,中國氣象學會名譽理事長及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中科院學部委員。對近代氣象學和地理學的建立和發展,尤其對中國氣候、氣候變遷和科學史的研究有突出貢獻,提出以物候的歷史變化為標尺的氣候變遷理論。著有《竺可楨文集》、《物候學》。
1.僧侶。
1.涌現。竺﹐通"篤"。
1.佛書﹐佛經。
1.指天竺國。指古印度。
1.佛教經文。
1.深信;忠實地信仰。竺﹐通"篤"。
1.佛學。
1.指天竺。即今印度。
1.厚賜。竺﹐通"篤"。
1.忠厚誠懇。竺﹐通"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