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查。
2.
動詞
約束;檢點。
3.
舊同“撿”。
4.
名詞
(Jiǎn)姓。
1.
封緘。古書以竹木簡為之,書成,穿以皮條或絲繩,于繩結處封泥,在泥上鈐印,謂之檢。
1.出自《急就篇》簡札檢署槧牘家。
2.出自《后漢書·公孫瓚傳》﹝袁紹﹞每有所下,輒皂囊施檢,文稱詔書。
3.出自《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次韻》自拂煙霞安筆格,獨開封檢試砂床。
2.
法式,法度。
1.出自《荀子·儒效》禮者,人主之所以為群臣寸尺尋丈檢式也。
2.出自《文選·曹丕〈典論·論文〉》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
3.出自《東坡志林》世之所謂君子者,惟法是修,惟禮是克,手執圭璧,足履繩墨,行愿為目前檢,言愿為無窮則。
3.
品行,操行。
1.出自《三國志·蜀志·向朗傳》朗少時雖涉獵文學,然不治素檢,以吏能見稱。
2.出自《晉書·孝愍帝紀論》學者以老莊為宗而黜“六經”,談者以虛蕩為辨而賤名檢。
4.
約束,限制。
1.出自《書·伊訓》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2.出自《后漢書·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復入於矯枉過正之檢。
3.出自《送韋十二兵曹》詩縣職如長纓,終日檢我身。
4.出自《聊齋志異·果報》安丘某生,通卜筮之術,其為人邪蕩不檢,每有鉆穴逾隙之行,則卜之。
5.
考查,察驗。
1.出自《漢書·食貨志下》均官有以考檢厥實,用其本賈取之,毋令折錢。
2.出自《后漢書·周燮黃憲等傳序》﹝荀恁﹞對曰:“先帝秉德以惠下,故臣可得不來。驃騎執法以檢下,故臣不敢不至。”
3.出自《唐語林·補遺四》有人檢陸法言《切韻》,見其音字,遂云:“此吳兒直是翻字太辟。”不知法言是河南陸,非吳郡也。
4.出自《幽夢續影》任氣語少一句,任足路讓一步,任筆文檢一番。
6.
甲,草木萌芽時所帶的種皮。
1.出自《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靈芝紫檢參差長,仙桂丹花重疊開。
7.
匭函。
1.出自《困學紀聞·雜識》璽也而更為寶,匭也而更為檢。
2.出自《續資治通鑒長編·宋太宗雍熙元年》庚申,改匭院為登聞檢院,東延恩匭為崇仁檢,南招諫匭為思諫檢,西申冤匭為申明檢,北通玄匭為招賢檢。
8.
文書底稿。
1.出自《夢溪筆談·故事一》狀檢,瀛王親筆,甚有改竄勾抹處。
2.出自《春明退朝錄》凡公家文書之槁,中書謂之“草”,樞密院謂之“底”,三司謂之“檢”。
9.
揀,挑選。
1.出自《哭李常侍嶧》詩次第尋書札,呼兒檢贈詩。
2.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說著,取過一疊報紙來,檢出一張《滬報》給我看。
3.出自《故事新編·采薇》到第二天的午后,迎面遇見了幾條岔路,他們決不定走那一條路近,便檢了一個對面走來的老頭子,很和氣的去問他。
10.
拾取。
1.出自《物理小識·蛤蚧》蛤蚧為人得,即自嚙其尾。以月首上寅可檢,以是日交也。
2.出自《吶喊·故鄉》你夏天到我們這里來,我們日里到海邊檢貝殼去。
3.出自《分》看護們匆匆的檢起地上的白衣,扔入筐內。
11.
齊比,等同。
1.出自《管子·山權數》北郭有掘闕得龜者,此檢數百里之地也。
12.
姓。漢代有檢其明。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檢氏,漢末勾章尉檢某,見姓苑。
1.照自己的形貌。
2.對照自己﹐引以為戒。
1.自責;歸罪于己。
1.自感慚愧和痛苦。
1.自己拯救自己。
1.猶自處。
2.自任;自待。
1.拘囚自己。
2.束縛自己;局限自己。
1.自感灰心。
2.自行敗壞;自毀。
3.自礙;自阻。
1.自我推薦。
2.憑自己的好惡來推薦人。
3.自己舉起。
4.自我檢舉。
1.自備;為事物本身所具有。
1.自己決定﹐自行解決。
2.自殺;自裁。
3.自行潰決。常指江河決口而言。
①自行滅絕不禁自絕|這種腐朽丑惡的東西是不會自絕的。②因自己的行為而被棄絕;自取滅亡自絕于人民|他剛愎自用,自絕于人。
①自己感覺到自覺這幾天腿不太靈活。②自己有所覺察醒悟自覺性|自覺遵守廠紀廠規。
1.自己認識到應該如此而心甘情愿地照此行事。
1.自取絕滅。
2.自行斷絕。
3.自然絕跡。
1.自己能勝任﹐能忍受。
1.本來可以;自然可以。
2.猶自許。
1.自我克制。
1.自責自勵。
2.親手雕鏤。
1.自己完成規定的工作或學業。
2.親自教授。
1.自己受苦;自尋苦惱。
1.自己夸耀自己。
1.自己尋得快樂。
1.見"自鄶以下"。
1.見"自鄶以下"。
1.見"自鄶以下"。
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季札聘魯,魯國演奏周及各諸侯國樂曲,季札對各國的樂曲一一作評,而從鄶國以下則不加評論◇遂以自鄶以下”表示所列舉的以下就不值得評議。
1.自我寬慰。
1.猶自比。
1.自感不如別人而內心慚愧。
1.由來;歷來。
1.火柴的俗稱。
2.煤氣燈。俗亦稱煤氣曰自來火。
3.火槍上的引火物。
1.不勞而獲的現成飯。
1.由給水系統把取自水源的水經過凈化﹑消毒后﹐通過管道供應給居民﹑工業生產等方面的用水。
1.猶自防;自衛。牢﹐飼養牛馬的欄圈。引申為防閑。
1.猶告老。謂以己年老而辭官。
2.自然衰老。
1.自己束縛自己﹑牽累自己。
1.為自己申訴。
2.自然而治。
3.自己承擔或料理。
1.盡自己的力量。
2.自食其力;靠自身之力。
3.自然成長的力量。
1.慰勉警戒自己。
1.亦作"自作門戶"。謂自己創立派別或結成宗派。
2.指自建家庭。
1.自己得好處。謂只圖個人私利。
1.勉勵自己。
1.見"自憐"。
1.估計自己的才能和力量。
1.自我寬解。
1.自己完成;自己解決。
2.自然地了結。
3.自己明白。
1.《晉書.山濤傳》"帝謂濤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后謂只顧自己﹐不顧大局者曰"自了漢"。
1.自己估量。
1.自陳;自白。
1.自然地流動。
2.比喻自行發展。
3.自求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