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書上指楸樹或茶樹。
1.
亦作“榎”。
2.
即楸,落葉喬木。參見“楸”。
1.出自《左傳·襄公二年》穆姜使擇美槚,以自為櫬與頌琴。
2.出自《孟子·告子上》舍其梧槚,養其??棘,則為賤場師焉。
3.出自《挽謝母安人胡氏》詩西峰半輪月,松槚政疏疏。
4.出自《傅生時義二刻序》是使皵槚不逢夏,皵楸不逢秋,無不可也。
3.
茶的別名。
1.出自《爾雅·釋木》槚,苦荼。
2.出自《茶經·一之源》茶者……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4.
用槚木荊條之類制成的刑具笞打。
1.出自《原親》吾觀夫今之世,誨其子者,必槚肌篣骨,傷愛毀性以為教。
1.謂馬額生有白毛。
1.精當確切的言論。
1.凹凸不平的石頭。亦形容土地﹑路徑多石不平的樣子。
1.切實擬定。
1.確切的評價。
1.準確;恰當。
2.確實。
3.執著。
1.方言。深青色。
1.堅硬貌。
1.謂堅守志操,不同流俗。
1.明確承認。
1.商榷;磋商。
1.堅貞之士。
1.堅持。
2.確實遵守。
1.準確的數目。
1.確切的消息。
1.明確規定的期限。
1.確切的消息。
2.堅定的信心。
3.確實地相信。
1.切實地審問。
1.確切的消息。
1.確切的比方。
真實;確實確鑿可據|證據確鑿|確鑿不移的事實。
1.準確的診斷。
2.準確診斷。
1.確鑿的證據。
2.確切證明。
1.明確認定。
1.確切指出。
1.堅決懇切。
1.堅定的志向。
1.真實。
1.碰撞。
1.傳說東漢明帝時葉縣令王喬有神術﹐嘗化兩舃為雙鳧﹐乘之至京師◇因用為縣令的故實。
1.亦作"舄鹵"。
2.含有鹽堿的瘠土。
1.亦作"舄履"。
2.復底厚履。
3.即履舃。鞋的通稱。
4.猶言足下。
5.步履。
1.亦作"舄咸"。同"舃鹵"。
1.亦作"舄奕"。
2.聯綿不絕。
3.光耀﹐顯耀。
4.光明﹐光輝。
5.浩大。
1.借指歌曲。歌的首數叫闋,曲的調類之一叫勾。
1.擊刺。
1.見"搉畢"。
1.官府對茶葉的專賣。
1.見"搉沽"。
1.官府專利賣酒。
1.主管專賣。
1.官府對某些物品實行專賣以獲利。
1.猶較量。
1.貨物專賣。
1.猶大抵。
1.貿易。
1.官府專利賣油。
1.皮膚皴裂。
1.因失誤而把事情搞壞。
1.(道德修養)欠缺,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