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書〉低洼。
2.
形容詞
低矮。
3.
形容詞
低下。
1.
兩旁高而中間低的屋舍。
1.出自《說文·廣部》庳,中伏舍。
2.
低洼。
1.出自《國語·周語下》陂塘污庳。
2.出自《太玄·增》澤庳其容,眾潤攸同。
3.
低下。
1.出自《〈迂書〉序》古之人惟其道閎大而不能狹也,其志邃奧而不能邇也,其言崇高而不能庳也。
2.出自《阮尚書年譜第一敘》德褊者所積薄,位庳者所復狹。
4.
古國名。
1.出自《孟子·萬章上》象至不仁,封之有庳。
2.出自《集韻·去至》庳,有庳,國名,象所封,或作卑,通作鼻。
5.
引申為低矮;短。
1.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僑聞文公之為盟主也,宮室卑庳,無觀臺榭。
2.出自《呂氏春秋·召類》西家高,吾宮庳。
3.出自《積微居讀書記·讀〈呂氏春秋〉札記·召類篇》呂文“庳”字正是“屋卑”之義。
4.出自《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
5.出自《吳船錄》城累大石為之,以備漲湍,雖庳而堅。
1.舊時福建將樂﹑歸化一帶以農歷三月為小清明﹐八月為大清明。
1.因小故所引起的感情激動。
2.私情。
1.指秋收以后采收野生植物等生產活動。亦省作"小秋"。
1.小玉。
2.小的圓形物體。
3.指乒乓球﹑羽毛球等球類運動項目。
1.角度較小的彎折。
2.指娼女居處。
1.稍受委屈。
2.稍稍理虧。
1.猶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為。
1.猶小看。
1.狹小的范圍(指生活﹑見識等)。
2.為私利而互相拉攏﹑互相利用的小集團。
1.小股泉水。
2.新莽時所鑄小錢"小泉直一"的簡稱。參見"小錢"。
1.唐代在九流以外﹐兵部﹑禮部舉人﹐即官得自主銓選﹐稱"小銓"。
1.小狗。
2.對他人稱己子的謙詞。
3.后世謙稱己子為小犬者本此。
4.星座名。即我國古代所稱的南河三星。屬井宿。
1.小缺點;稍有破損或缺失。
1.見"小卻"。
1.稍有空閑。
2.短篇的詞。
1.前蜀軍中刀的隱語。
2.短暫徘徊。
1.細小的禮讓。
1.短槳。常用以代稱小船。
1.曲種名。舊時流行在江浙一帶的一種街頭曲藝。原為賣梨膏糖的人作為招徠顧客的一種手段。唱詞多以新聞時事﹑民間故事為題材。演唱時用一面小鑼﹐三塊竹板﹐邊敲邊唱。小熱昏有蘇州﹑杭州兩派。現在搬上舞臺表演的"小鑼書"﹑"三敲賦"均屬"小熱昏"。
2.語言妄誕﹑行為荒唐的年輕人。
1.神話傳說中身材矮小的人所居之國。
1.方言。指很窮困的人家。
1.指追求名望的儒者。一說指無遠大見識﹐只追求眼前小功利的儒者。
1.裝訂成冊的連環畫。
1.指小型人物塑像。
2.地位不高﹐沒有名望的普通人。
1.猶言小吏。
1.方言。猶小日子。
1.猶小日子。
1.方言。成熟期較短的莊稼。
1.將近中午的時候。
1.人口簡單的家庭生活。
1.周代兵車的一種。
1.指勉力矯性而有得的儒者。
2.淺陋的儒者。
3.舊時文人謙稱自己。
1.短衣。
1.小產。
1.稱晉阮咸。咸與叔父籍都是"竹林七賢"之一﹐世因稱咸為小阮◇借以稱侄兒。
1.弱小者。
2.弱點﹐不足之處。
1.花中蕊須頂端長有粉囊者﹐即雄蕊。詩詞中常指綻開的花朵。
1.弱小。
2.指弱小的國家。
3.幼弱。
4.指幼弱的人。
1.京劇﹑昆曲等戲曲中花旦﹑青衣﹑小生演唱時的嗓音。
1.指夫人以下﹐九嬪﹑世婦﹑女御﹑諸內人之喪。
1.淺色。
1.指未受大戒的年輕僧人。
2.和尚自稱謙詞。
1.小和尚。
1.文體名。
1.古代婦女的眉型之一。
1.襯衣;短衫。
1.小的善行。
2.猶小技;小的長處。
1.經營規模不大的商人。
2.今多指只有少量資金﹐購入商品轉售給消費者﹐不雇工人或店員﹐自己從事商品流通過程中的勞動﹐以其收入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來源的人。亦稱"小商人"。
1.生產分散﹑品種繁多﹑消費變化迅速﹑不易列入國家計劃的商品。包括匈貨﹑小五金﹑某些日常生活用品﹑部分文化用品等。
1.見"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