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心神不定貌;失意貌。
1.出自《楚辭·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
2.出自《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於是處子怳若有望而不來,忽若有來而不見。
3.出自《隱居通議·詩歌一》李太白如劉安雞犬,遺響白云,核其歸存,怳無定處。
4.出自《牡丹亭·尋夢》獨坐思量,情殊悵怳,真個可憐人也。
2.
迷離恍惚;模糊不清。
1.出自《老子》道之為物,唯怳唯忽。
2.出自《夢游天姥吟留別》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
3.出自《與子瞻會松江得浪字》詩怳如陣平野,萬馬攢穹帳。
4.出自《水石緣》舟子睡去,石生寢不安枕,遠聽江城已冬冬催著二鼓,愁思困頓。甫合眼,怳若有人呼曰:“石生,納悶也。你想著馬當風特來吹你上滕王閣?”
3.
忽然。
1.出自《晉書·劉伶傳》兀然而醉,怳爾而醒。
4.
驚貌。
1.出自《邯鄲記·生寤》成驚怳,忒遽忙,敲破了枕函,我也無伎倆。
2.出自《新唐書·蕭遘傳》道三峽,方迫畏不瞑,若有人謂曰:“公無恐,予為公呵御。”遘怳悟。俄謁白帝祠,見帝貌類向所睹,異之。
3.出自《魏都賦》臨焦原而不怳,誰勁捷而無葸。
5.
狂貌。參見“怳怳”。
1.出自《雨中作》詩酣酣天地寬,怳怳嵇劉伍。
1.喻惹犯惡人﹐自取禍殃。
1.撥動。
1.見"撩鉤"。
1.捕魚的網。
1.謂挖去湖中淤泥。
1.見"撩虎須"。
1.猶捋虎須。謂冒犯虎威﹐擔受風險。
1.拋荒。土地空著不種。
1.猶言火上加油。
1.兵器名。類似投槍。
1.一種徒手相撲以腳力撩倒對方的相搏游戲。
1.騾馬跳起來用后蹄向后踢。
1.猶撒手。喻斷絕關系。
1.整理;照料。
2.逗引。
1.賭博爭勝。
1.挖泥泄水。
1.挑逗。
1.謂挖去淤積的泥沙。
1.料峭。形容微寒。
1.猶撩洗。
1.回環盤旋。
挑逗;招惹他脾氣暴,千萬不能~他。
1.誘人;動人。
1.寮舍。僧房。撩﹐同"寮"。
1.謂家禽交配。
1.朝天。
1.謂疏浚江湖。
1.即獠牙。外露的長牙。撩﹐同"獠"。
1.掀起衣襟。
1.調弄風情。
1.摘取。
1.謂整修軍事裝備。
1.指西南少數民族的兵丁。
1.打獵。
面目粗惡可怕椎髻獠面,幾不類人。
1.指粗蠢的婢女。
1.捕殺;殺害。
1.舊指南方少數民族的集市。
1.兇惡可怕的長牙。
1.打獵的人。
1.門窗的搭扣。
1.周禮九祭之一。祭者以左手縱持肺根,右手取肺尖,繚繞使斷,取以為祭,故稱。
1.纏繞相連貌。
1.回旋曲折。
2.見"繚悷"。
1.亦作"繚戾"。
2.謂憂思縈繞而郁結。
1.纏繞貌。
1.一種精致的絲織品。質地細致,文彩華麗,產于越地,唐代作為貢品。
紛亂眼花~ㄧ心緒~。也作撩亂。
1.圍墻。
1.迂回曲折。
2.婉轉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