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官吏。
2.
名詞
宦官,古代閹割后在宮廷里伺候帝王及其家屬的男人;太監。
3.
動詞
〈書〉做官;當官。
4.
名詞
(Huàn)姓。
1.
做帝王的仆隸。
1.出自《國語·越語下》越王令大夫種守于國,與范蠡於宦於吳。
2.出自《韓非子·喻老》句踐入宦於吳,身執干戈為吳王洗馬……越王之霸也不病宦。
2.
指宦官。參見“宦官”。因宦官用閹人,因此被閹之牛,亦可稱宦牛。參見“宦牛”。
1.出自《漢書·惠帝紀》宦官尚食比郎中。
2.出自《本朝百年無事札子》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而無親友群臣之議。人君朝夕與處,不過宦官女子。
3.出自《廿二史札記》東漢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禍最烈。
3.
做官。
1.出自《韓非子·詭使》今士大夫不羞污泥丑辱而宦,女妹私義之門不待次而宦。
2.出自《代升天行》家世宅關輔,勝帶宦王城。
3.出自《唐故檢校尚書劉公墓志銘》大父巨敖,好讀老子莊周書,為太原晉陽令,再世宦北方,樂其土俗,遂著籍太原之陽曲。
4.出自《袁聲史墓志銘》說友事兄謹,宦浸達,至參知政事。
5.出自《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平定王孝廉執信,嘗隨父宦榆林。
4.
官;官職。
1.出自《世說新語·假譎》公報姑云:“已覓得婚處,門第初可,婿身名宦,盡不減嶠。”
2.出自《秋懷》詩頗悅鄭生偃,無取白衣宦。
3.出自京劇《串龍珠》嘆英雄枉掛那三尺劍!怎能夠滅胡兒掃平狼煙。為百姓屈身在徐州為宦,為家貧奉雙親無奈為官。
5.
姓。明有宦績。
6.
謂為人奴仆、婢妾。
1.出自《左傳·宣公二年》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7.
指授官。
1.出自《左傳·宣公二年》乃宦卿之適子,而為之田,以為公族。
1.背棄良心得來的錢財。
1.即昧心財。
2.指冤枉錢。
1.背信;失信。
1.猶隱瞞。
1.昏暗不明。
1.暗中拋出。
1.君王的命令。
1.指乘船。
1.謂步行。
1.謂立志。
1.猶官爵。
1.射中或投中預定的目標。
1.射擊﹑球類等項目中擊發﹑扣投的命中數與總次數的比率。
1.亦作"命里注定"。
2.舊謂人的一切遭遇都是命運預先決定的。
1.生命終止。指死亡。
1.古代因貢士之功而受天子賜命得以專征的諸侯。
1.揮麈。麈,拂塵。
1.佛教語。"五濁"之一。謂末世眾生因煩惱叢集,身心交瘁而壽命縮短。
1.使令酌酒者。
2.使令酌酒。
3.泛指飲酒。
1.囑人刻版;刊印。
1.道教中以氣為命,以修命為宗者,稱為命宗。與性宗相對。
1.古人占兇吉,必將所卜之事告卜人以龜占之,稱為命龜。亦泛指灼龜問卜。
1.指名道姓地訕罵。
1.錯愛。稱人見愛的謙詞。
1.錯誤地相信虛假的名聲。有時用為謙詞。
1.見"謬采虛聲"。
1.妄傳﹔誤傳。
1.錯誤。
1.舛誤﹔錯誤。
1.謊言作答。
1.荒謬﹐荒唐。
1.僥幸地得到。
1.錯誤地登上。亦指無才德而升遷。
1.謂進退詭詐。
1.錯誤惡劣。
1.謂無才德而誤受恩遇。多作謙詞。
1.違反原則。
1.指不懂醫理的醫生。
1.不稱職的官員。自謙之詞。
1.笨漢。
1.謙稱自己的意見﹑言論正與人相合。
1.荒謬迷亂。
1.錯誤謀算。
1.妄想。
1.妄加﹐錯誤地施加。
2.用作謙詞。
1.荒謬的見解。亦謙稱自己的見解。
1.妄事推薦。
1.妄解。亦用為謙詞。
1.謂錯誤地進用。
1.妄事舉用﹔妄加舉薦。
2.錯誤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