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方〉翻(土);刨。
2.
名詞
塵土;灰塵。
3.
動詞
聚集;一起。
4.
形容詞
〈書〉粗劣。
5.
動詞
把細末撒在物體上面。
6.
形容詞
〈書〉笨;不靈巧。
1.
塵埃。
1.出自《北夢瑣言》及取看,盈其箱笥,沒於塵坌。
2.出自《戊戌十月山陽雨夜》詩霏霏散浮煙,靄靄集微坌。
2.
謂塵埃飛揚。
1.出自《宣室志·智空》忽大風雷若起於禪堂,殷然不絕,燭滅而塵坌,晦黑且甚。
2.出自《新唐書·郭子儀傳》嗣業率回紇從后擊,塵且坌,飛矢射賊……僵尸相屬於道。
3.出自《江淮異人錄·耿先生》先生自投於熾炭中,灰埃坌起,徐以炭周覆之。
3.
塵埃等粉狀物黏著于他物。
1.出自《齊民要術·作菹藏生菜法》布菜一行,以??末薄坌之,即下熱粥清。
2.出自《大唐西域記·瞿薩旦那國》王乃下令,宜以沙土坌此異人。時羅漢身蒙沙土,糊口絕糧。
3.出自《說劍》詩君今困泥滓,我亦坌塵垢。
4.出自《舊五代史·梁書·高劭傳》劭伺守者稍惰,佯為乞食者,過危垣,取殍者衣,坌身易服,得佗兒抱之行,出東郊門。
4.
紛繁。
1.出自《逸周書·常訓》困在坌,誘在王,民乃茍,茍乃不明。
5.
聚集;積聚。
1.出自《圖畫見聞志·石橋圖》忽於破甕內得物如被,幅裂污坌,觸而塵起,涿視之,乃畫也。
2.出自《說劍》古今困泥滓,我亦坌塵垢。
6.
涌出貌。
1.出自《劇談錄·說方士》是夕有聲如雷,銀液坌然而涌。
2.出自《老翁井銘》有泉坌然出於兩山之間,而北附右股之下。
3.出自《烏魯木齊雜記》博克達山有龍湫,初苦田水不足,遣使祀之,即坌溢。
7.
并;一起。
1.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下》登陂陀之長坂兮,坌入曾宮之嵯峨。
2.出自《楚望賦》四垂無蔽,萬景坌入。
3.出自《和江鄰幾送文丞相還游普安院》詩幽趣坌來會,俗紛頓可推。
8.
笨,不靈巧。
1.出自《普天樂·春日多雨》曲樽前扮蠢,花間塑坌,席上妝憨。
2.出自《勘頭巾》我勸你言詞休記恨,減了些性粗性蠢,則要你妝癡妝坌。
3.出自《二刻拍案驚奇》我身子坌,果然下去不得,我只在上邊吊著繩頭,用些坌氣力罷。
9.
粗劣。
1.出自《桃花女》您穿的是輕紗異錦,俺穿的是坌絹的這粗?。
2.出自《村樂堂》我無福穿輕羅衣錦,有分著坌絹粗?。
10.
方言。刨;翻土。
1.出自《中國歌謠資料·山歌》公公在家西坌蘿卜。
1.竽和簫。
2.從空穴中發出的吹竽般的聲音。
1.猶濫竽。
1.轎夫;抬棺者。
1.謂有病勉強行事。
1.轎夫。
1.排遣哀傷。
1.排遣悲傷。
1.使賓客歡樂。
1.使口腹得到滿足。
2.指飲食享樂之事。
1.縱情娛樂。
1.歡快地游覽。
1.使精神愉快。
1.飲酒為樂。
1.歡快,愉快。
1.歡度晩年。
2.指漢疏廣﹑疏受告老歸鄉,散金設宴款待故舊,歡度晚年事。參閱《漢書·疏廣傳》。
1.供人娛樂游戲的場所。
1.以表演文娛節目為內容的集會。
1.漢女官名。位比百石。
1.悅目。
1.游樂。
1.和妻子兒女玩樂。
1.使父母歡樂。
1.使心情愉悅。
2.抒發情懷。
1.使人歡樂。
2.歌舞藝人。
1.使心神歡樂。
1.陪伴侍候使之歡樂。
1.歡樂適意。
1.如犬馬等供人玩樂之獸。
1.歡樂地交談。
1.亦作"娛耫"。
2.玩樂。
1.娛樂安慰。
1.歡度夜晚。
1.戲樂。
1.消遣嬉戲。
1.亦作"娛戲"。
2.娛樂游戲。
1.見"娛戲"。
1.歡笑和悅。
1.使心情愉快。
1.戲謔取樂。
1.亦作"娛逸"。
2.逸樂。
1.歡悅。
1.見"娛佚"。
1.使心情愉悅。
1.歡樂優游。
1.排遣憂愁。
1.亦作"娛游"。
2.猶游樂。
1.猶助興。
1.歡樂貌。
1.謂使他人或自己歡樂。
1.見"娛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