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戰爭中割掉敵人的左耳計數獻功。也指上述情況割下的左耳。
1.
亦作“聝”。
2.
古代戰爭中割取所殺敵人或俘虜的左耳以計數獻功。
1.出自《詩·大雅·皇矣》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2.出自《左傳·宣公二年》囚華元,獲樂呂,及甲車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
3.
指所割下的耳朵。
1.出自《詩·魯頌·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
2.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秋七月丙申,振旅,愷以入于晉。獻俘、授馘,飲至、大賞,征會討貳。
3.出自《奏白鼠表》執馘獻俘,期在不遠。
4.
指俘虜。
1.出自《左傳·成公三年》二國治戎,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為俘馘。
5.
斷;割。
1.出自《為侯景叛移梁朝文》荊揚烏合,一朝崩解,塞川滿野,馘耳截鼻,以千萬計,不可勝數。
2.出自《新唐書·隱太子建成傳》嘗循行北邊,遇賊四百出降,悉馘其耳縱之。
6.
誅戮;消滅。
1.出自《幻戲志》自是誅蕩精怪,掃馘兇妖,所在以救人為志。
2.出自《許旌陽鐵柱記》誅龍蛇以安江流,馘魅魑以定民生。
1.搜括。
1.猶招怨,積怨。
1.猶搜刮。
1.搜集編排。
1.聚斂頻繁。
1.削減有余以補不足。
1.輯集掇拾。
1.輯集。
1.猶聚斂。
1.輯集。
2.召集。
1.收集輯錄。
1.搜集;聚斂。
1.猶裒刻。
1.收集并分類。
1.收集輯錄。
1.聚集貌。
1.聚斂索取。
2.輯集采取。
1.猶搜刮。
1.形容人群呼噪雜亂。
1.猶裒積。
1.猶裒割。搜刮。藝,同"蓺"。
1.減少和增加。
2.見"裒多益寡"。
1.聚集整頓。
1.輯集,編纂。
1.猶仆役。
1.臣屬;臣僚。
2.指太仆。
1.謂一一詳加論列。
1.仆從與輿馬。
1.傳說中的火神名。為祝融輔佐。
1.見"仆遬"。
1.侍仆﹑從官。
2.跟隨在身邊的仆人。
1.古官名。掌宮內之事。
1.謙詞。同為仆隸的人。
1.謂精疲力竭而倒仆。
1.即裩衣。古代平民百姓穿的一種短褲。
1.醫道高明的醫生。
2.猶上醫。比喻賢能的政治家。
1.痊愈。
1.指賢才。
1.佛教語∶因緣。
2.可靠的依托。
3.好機會。
1.好姻緣。
1.亦作"良游"。
2.猶暢游。
3.指歡暢的游人。
4.馴良的鳥媒。
1.良謀;妙計。
1.品行端正的朋友。
2.情誼深厚的朋友。
指好人壞人都有(莠狗尾草,比喻品質壞的人)。
1.大魚。
1.精粗;好壞。
1.美玉。
1.好的機遇。
2.所見美景。
1.指疾病痊愈。
1.猶宿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