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周沒有墻壁的大屋。
1.出自《說文·廣部》廣,殿之大屋也。
2.出自《水居記》漆湖之干有洲焉,可二十步,三分贏一以為廣。
2.
大。在體積、面積等方面超過一般。
1.出自《詩·小雅·六月》四牡修廣,其大有颙。
2.出自《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良田廣宅,符仲長之言;邙山、洛水,協應叟之志。
3.出自《河中晚霽》詩湖廣舟自輕,江天欲澄霽。
3.
大。指規模、范圍、程度等超過一般。
1.出自《書·周官》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2.出自《荀子·君道》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人主之守司如是其廣也,其中不可以不知也,若是其危也。
4.
遠。指距離長。
1.出自《方言》廣,遠也。
2.出自《偶作》詩道險不在廣,十步能摧輪。
5.
遠。指志向等遠大。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廣而儉。
2.出自《后漢書·孔融傳》融負其高氣,志在靖難,而才疎意廣,迄無成功。
6.
擴大。
1.出自《易·系辭上》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
2.出自《后漢書·朱景王杜等傳論》至公均被,必廣招賢之路。
3.出自《唐才子傳·盧鴻》鴻到山中,廣精舍,從學者五百人。
4.出自《鏡花緣》請大賢略述一二,以廣見聞。
7.
推衍;補充。
1.出自《報任少卿書》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
2.出自《鶯鶯傳》﹝張生﹞因贈書於崔,以廣其意。
3.出自《答萬充宗質疑書》聊述所聞,以廣來意。
8.
多。
1.出自《論淮西事宜狀》兵多而戰不速,則所費必廣。
2.出自《猛回頭》將又廣,兵又精強。
9.
謂增多。
1.出自《搜神記》公有陰德,今天錫君策,以廣公之子孫。
10.
寬闊。
1.出自《詩·周南·漢廣》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2.出自《贈白馬王彪》詩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
11.
指寬度。
1.出自《戶部侍郎周公神道碑》又即日河水廣二百余步,六塔渠廣四十余步。
2.出自《墨子?備城門》沈機長二丈,廣八尺。
12.
寬宏。
1.出自《詩·魯頌·泮水》濟濟多士,克廣德心。
2.出自《漢紀·高祖紀三》上始得天下,以私怒求一人,何示不廣也!
3.出自《〈濂亭集〉序》由歐公之言觀之,疑若示天下以不廣;然而后世知言君子,卒不能易其說也。
13.
寬緩。
1.出自《禮記·樂記》廣則容奸,狹則思欲。
14.
寬慰。
1.出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
2.出自《舞賦》於是躡節鼓陳,舒意自廣。
3.出自《晉書·夏侯湛傳》累年不調,乃作《抵疑》以自廣。
15.
普遍;廣泛。
1.出自《淮南子·泰族訓》夫徹於一事,察於一辭,審於一技,可以曲說,而未可廣應也。
2.出自《俞兒舞歌》仁恩廣覆,猛節橫逝。
3.出自《圣主得賢臣頌》無有游觀廣覽之知,顧有至愚極陋之累。
4.出自《明史·朱升傳》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16.
地名。古廣州的省稱。
1.出自《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
2.出自《嶺表錄異》挲摩筍,桂廣皆殖。
17.
亦作廣東、廣州的省稱。如廣貨;廣交會。稱兩廣時則為廣東、廣西的略稱。
1.出自《清文獻通考·兵考十一》順治十年,設兩廣總督,駐廣州府。
18.
姓。宋有廣漢。
1.出自《通志?氏族略四》廣氏,《風俗通》云,廣成子之后也。
1.隱匿。
1.隱瞞產量。
1.有襠的褲子。以別于無襠的套褲而言。
1.瞞著官府,私下勾結干壞事。
1.隱瞞欺騙。
1.欺騙嚇唬。
1.隱瞞留下。
1.糊糊涂涂。瞞,通"顢"。
1.隱瞞欺騙。
1.隱瞞欺騙。
1.慚愧貌。
1.隱藏真情的人。
1.對上邊隱瞞,對下邊不隱瞞。謂把真情隱瞞起來,不讓上邊知道,下邊知道了沒關系。
1.對上隱瞞,對下欺壓。
1.欺騙擺弄人家,背著人在暗中搗鬼。
1.滿天。
1.天大的謊話。形容漫無邊際的假話。
瞞;欺瞞。比喻采用欺騙手段暗地里行動我做這行最有名,瞞天過海無人問。
1.見"瞞天大謊"。
1.猶言瞞上欺下。
1.見"瞞天瞞地"。
1.形容人多。
1.襟袖。
1.語本《晏子春秋.雜下九》"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極言行人之多。
1.乖戾暴躁。
1.猶乖戾,悖謬。
1.山水盤曲貌。
1.取悅,取寵。
1.語出《論語.八佾》"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何晏集解引孔安國"奧,內也,以喻近臣也。灶,以喻執政也。"后用以喻阿附權貴。
1.謂娟柔的字體。
1.鶴子草的別名。
1.討好迎合。
1.五代南漢劉鋹據嶺南,于海門鎮置兵八千人,專以采珠為事,號為"媚川都"。至宋開寶五年詔罷置。
1.阿諛奉承的言語。
1.指巫蠱邪術。
2.諂媚之術。
1.傳為鶴子草所生之蝶。
1.諂媚迎合。
奉承諂媚的本質奴顏媚骨。
1.愛悅。
1.謂以美色迷惑人。
1.容貌﹑聲音嫵媚動人。
1.謂春景。
2.美好的景物。
1.嬌美。
1.嬌美。
1.猶徐徐。緩慢貌。
2.美好貌。
1.嫵媚動人的氣質。
1.晉王嘉《拾遺記.吳》"孫亮作琉璃屏風甚薄而瑩澈,每于月下清夜舒之。常與愛姬四人,皆振古絶色一名朝姝,二名麗居,三名洛珍,四名潔華。使四人坐屏風內,而外望之如無隔,惟香氣不通于外。為四人合四氣香……故有朝姝香﹑麗居香﹑洛珍香﹑潔華香。亮每游,此四人皆同輿席,來侍皆以香名前后為次,不得亂之。所居室名為'思香媚寢'。"后以"媚寢"為焚香之典。
1.諂媚阿曲。
1.優美動人的意趣。
1.柔順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