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車輪外旁增縛夾轂的兩條直木,用以增強輪輻載重支力。
1.出自《詩·小雅·正月》其車既載,乃棄爾輔……無棄爾輔,員于爾輻。
2.出自《呂氏春秋·權勛》宮之奇諫曰:“不可許也。虞之與虢也,若車之有輔也,車依輔,輔亦依車,虞虢之勢是也。”
2.
指車輪內面接輻而外面頂住輪圈的內緣。
1.出自《天工開物·車》車輪之中,內集輪〔輻〕、外接輞,圓轉一圈者,是曰輔也。
3.
面頰。
1.出自《易·咸》上六:咸其輔、頰、舌。
2.出自《周小史》詩香膚柔澤,素質參紅,團輔圓頤,菡萏芙蓉。
3.出自《病齒》詩所托車與輔,舌神乃中居。
4.出自《老殘游記》卻看那扈姑,豐頰長眉,眼如銀杏,口輔雙渦,唇紅齒白。
4.
輔助。
1.出自《書·蔡仲之命》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2.出自《勸進表》冢宰攝其綱,百辟輔其治。
3.出自《贈林公輔序》盡其道,則可以運陽陰而順四時,輔天地而遂萬物。
5.
依附,親附。
1.出自《逸周書·柔武》四曰維勢是輔,維禱是怙。
2.出自《藝文類聚》象蜿虹之輔體,中含曜乎云波。
3.出自《剪燈新話·永州野廟記》老人拜懇曰:“妖孽已成,輔之者眾,吏士雖往,終恐無益,自非神兵剿捕,不可得也?!?/p>
6.
衛護,屏藩。
1.出自《戰國策·韓策二》太子外無幾瑟之患,而內收諸大夫以自輔也。
2.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7.
從屬,次要。
1.出自《后山詩話》魏文帝曰:“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詞為衛”,子桓不足以及此,其能有所傳乎?
2.出自《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臂骨》臂骨者,自肘至腕有正輔二根。
3.出自《李自成》今日必須以戰為主,守為輔,方能制敵而不制于敵。
8.
輔佐之臣。
1.出自《禮記·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設四輔及三公。
2.出自《白虎通·諫諍》天子置左輔右弼前凝(疑)后承以順。
3.出自《文選·曹植〈責躬詩〉》濟濟俊乂,我弼我輔。
9.
指府吏。古代官署中的辦事人員。
1.出自《周禮·天官·大宰》乃施典于邦國,而建其牧,立其監,設其參,傅其伍,陳其殷,置其輔。
10.
指京城附近起輔衛作用的郡邑。
1.出自《文選·鮑照〈升天行〉》家世宅關輔,勝帶宦王城。
2.出自《北山移文》希蹤三輔豪,馳聲九州牧。
3.出自《感舊》詩近輔連群盜,臨郊誓六師。
4.出自《日知錄·輔郡》崇禎二年三月,兵部侍郎申用懋上疏,請以昌平、通、易、霸四州為四輔,宿重兵以衛京師。
11.
指朋友。
1.出自《禮記·學記》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
12.
指輔骨。
1.出自《素問·骨空論》骸下為輔,輔上為腘。
13.
星名。
1.出自《漢書·翟方進傳》輔湛沒,火守舍。
2.出自《表異錄·象緯》《天文錄》曰:輔,一星,附北斗杓第六星,大臣之象也。
3.出自《癸巳存稿·書〈易緯是類謀〉后》輔者,斗第六星旁一星,皆從斗也。
14.
矯正弓弩的器具。參見“輔檠”。
1.出自《鹽鐵論·申韓》是以圣人審於是非,察於治亂,故設明法,陳嚴刑,防非矯邪,若隱括輔檠之正弧剌也。
15.
指小木。即扶蘇。參見“扶蘇”。
1.出自《答問七》問:“輔,小木,何木也?”曰:“予弟晦之云:《詩》‘山有扶蘇’,毛云:‘扶蘇,扶胥,小木也?!?、輔聲義皆相近,長言為扶蘇,急言為輔?!?/p>
16.
書法術語。用小指緊靠無名指后,輔持該指,使握筆有力。
17.
姓。春秋有輔果。見《國語·晉語九》。
1.出自《集韻?噳韻》輔,姓。
1.恐怖。
1.詆毀。
1.沮喪慚愧。
喪禮用語,指高聲號哭。
1.見"舉案"。
1.見"舉案"。
1.舉杯告盡。猶干杯。
2.泛指飲酒或進酒。
3.指罰酒。白﹐大白﹐用以罰酒的杯子。
4.揭發;報告。
舉行(活動);辦理(事業)~展覽會 ㄧ~學術講座ㄧ~訓練班ㄧ~群眾福利事業。
1.亦作"舉駁"。
2.提出理由﹐予以駁回。
1.列舉不盡。
〈書〉邁步~維艱。
1.檢舉﹐查察。
2.指鹽甄錄人材。
1.科舉考場。
1.部署戰陣。陳﹐同"陣"。
1.生火做飯。
1.檢舉揭發。
2.提拔與黜責。
1.猶擇取。
1.見"舉措"。
1.見"舉措"。
1.猶舉大事。
1.指發動奪取政權的武裝起義。
1.放債。
1.猶略地。
1.雙手舉起鼎而折斷膝蓋骨?!妒酚洠乇炯o》"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張守節正義"絶,斷也。臏,脛骨也。"后以喻力小不勝重任。
1.見"舉鼎絶臏"。
動作;行動~緩慢ㄧ近來他有什么新的~?
1.援引其事以對答。
〈書〉凡是(下文大多列舉)戲曲表演的手法,內容非常豐富,~喜、怒、哀、樂、驚、恐、愁、急等感情的流露,全都提煉出一套完整的程式。
1.相馬只選肥壯。喻薦士只舉有財勢者。
1.燃點報警烽火。
2.見"舉燧"。
1.獸名。
1.見"舉綱持領"。
1.提起網的總繩﹐網眼就都張開了;提起皮衣領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順了。比喻辦事要抓關鍵部分。
1.檢舉告發。
1.放置﹐存放。
1.全國的人都激動得像發狂一樣。語出《禮記.雜記下》"子貢觀于蠟??鬃釉?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
1.展翅起飛。
〈書〉①點火~為號。②專指生火做飯。
1.發跡。
1.統計人口﹑田畝等以登記成冊。
1.全家。
1.借貸。
推薦(人)~德才兼備的人來校任教。
1.猶舉主。
1.顯示氣節;表彰貞節。
2.猶言打拍子。
1.借貸。
1.猶眾口。
2.張口。
1.《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后因以"舉跬"謂進行持續的具體努力。
1.奏樂。
1.舉薦善類。語出《左傳.襄公三年》"建一官而三物成﹐能舉善也夫。唯善﹐故能舉其類。"
2.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