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房屋傾圮無用。
1.出自《說文·廣部》廢,屋頓也。
2.
后泛指傾圮,倒塌。
1.出自《淮南子·覽冥》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
3.
荒蕪;荒廢。
1.出自《東南行》渭北田園廢,江西歲月徂。
2.出自《書〈洛陽名園記〉后》其池塘竹樹,兵車蹂蹴,廢而為丘墟;高亭大榭,煙火焚燎,化而為灰燼,與唐共滅而俱亡者,無余處矣。
4.
敗壞;衰敗。
1.出自《易·系辭下》其道甚大,百物不廢。
2.出自《孟子·離婁下》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
3.出自《論衡·治期》昌必有衰,興必有廢。興昌非德所能成,然則衰廢非德所能敗也。
5.
曠廢;懈怠。
1.出自《書·胤征》羲和廢厥職,酒荒于厥邑,胤侯承王命徂征。
2.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木門大夫勸之仕,不可,曰:“仕而廢其事,罪也。”從之。
6.
拋棄;廢棄。
1.出自《書·大禹謨》不虐無告,不廢困窮。
2.出自《論語·衛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出自《過秦論》上于是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4.出自《吊魏武帝文》若乃系情累於外物,留曲念於閨房,亦賢俊之所宜廢乎?
5.出自《原李耳載·糧征本色》愚以本色之廢、折色之行久矣,唯久則安。
7.
引申為多余無用。如:廢物;廢人。
1.出自《蝕?追求二》時間慢慢地過去,他桌上的稿子也慢慢地少下去,終于只剩三四張廢稿了。
8.
黜免;放逐。
1.出自《書·康誥》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廢,在王命。
2.出自《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群臣……七曰廢,以馭其罪。
3.出自《九嘆·愍命》戚宋萬於兩楹兮,廢周邵於遐夷。
4.出自《哭連州凌員外司馬》廢逐人所棄,遂為鬼神欺。
9.
停止;中止。
1.出自《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廢,吾弗能已矣。
2.出自《后漢書·伏湛傳》時倉卒兵起,天下驚擾,而湛獨晏然,教授不廢。
3.出自《戲為六絕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10.
疲不能起或因傷殘而失去作用。
1.出自《戰國策·齊策三》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后,犬兔俱罷,各死其處。
2.出自《莊子·讓王》左手攫之,則右手廢;右手攫之,則左手廢。
3.出自《淮南子·覽冥》飛鳥鎩翼,走獸廢腳。
11.
器物無足。
1.出自《儀禮·士喪禮》新盆、盤、瓶、廢敦、重鬲,皆濯造于西階下。
12.
墜;跌。
1.出自《左傳·定公三年》〔邾子〕滋怒,自投于床,廢于爐炭,爛,遂卒。
2.出自《新序·義勇》比至公門,三廢車中。
13.
偃伏。
1.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喑惡叱咤,千人皆廢。
14.
留置;放置。
1.出自《公羊傳·宣公八年》其言萬入去龠何?去其有聲者,廢其無聲者,存其心焉爾。
2.出自《莊子·徐無鬼》於是乎為之調瑟,廢一於堂,廢一於室。
15.
出賣。參見“廢居”。
1.出自《史記·平準書》富商大賈或蹛財役貧,轉轂百數,廢居居邑。
2.出自《后漢書·仲長統傳》船車賈販,周于四方;廢居積貯,滿于都城。
3.出自《訄書·定版籍》彼工商廢居有巧拙,而欲均貧富者,此天下之大愚也。
16.
失望。參見“廢然”。
1.出自《上考功崔虞部書》是以勞思長懷,中夜起坐,度時揣己,廢然而返,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2.出自《智囊補·閨智·紅拂》因友人劉文靖得見世民,真天子矣,廢然而返。
3.出自《明夷待訪錄·原君》回思創業時,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廢然摧沮者乎!
4.出自《書信集·致梁以俅》今日下午往蔡宅,和管門人說不清楚,只得廢然而返。
17.
大。形容程度深。
1.出自《詩·小雅·四月》廢為殘賊,莫知其尤。
2.出自《列子·楊朱》凡此諸閼,廢虐之主。
18.
大。夸大。
1.出自《逸周書·官人》華廢而誣,巧言令色,皆以無為有者也。
19.
用同“費”。
1.出自《紅樓夢》恐字跡過于微細,使觀者大廢眼光。
20.
通“發”。精神煥發。
1.出自《管子·內業》饑不廣思,飽而不廢。
21.
通“發”。行;實施。
1.出自《墨子·非命上》於何用之?廢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
22.
殺,殺死。
1.出自《元朝秘史》太祖說:在前塔塔兒將我祖宗父親廢了的冤仇有么道。
2.出自《元朝秘史》你父,我跟前謹慎。于答闌巴勒主惕地面里廝殺,被扎木合廢了。
1.田叟。
1.田間的埂子,用以分界并蓄水。
1.農夫。
2.地主。
1.農事。
1.猶田宅。
1.種植五谷。
2.谷物。
1.農人使用的鼓。多用于社祭和催耕。
1.即農官。職掌農事﹑糧稅等。
2.農務官署。
1.泛指莊稼。
2.指谷物。
1.秦末,原齊貴族田橫起事,自立為齊王『朝建立,橫率部屬五百人逃亡海島。高祖召之,橫不欲臣服,于途中自殺。其部屬聞之,悉于島上自殺。事見《史記.田儋列傳》◇以"田橫島"指忠烈之士亡命之處。
1.田橫的部屬。喻指盡忠效死以報知遇之恩的義士。
1.晉時少數民族名。
1.猶農家。
1.亦作"田坑石"。
2.壽山石的一種,產于田坑,色黃,故名田黃,是極珍貴的印石。壽山,在福建省福州市北芙蓉峰下。
見壽山石”(458頁)。
1.田間水溝。
1.田地和財物。
2.農產品。
1.田獵所獲。
1.青蛙。
2.鳥名。形狀略像雞,體形較小,羽毛赤栗色,背部橄欖色,嘴綠褐色,腳赤色。生活在草原和水田里。
1.亦作"田雞炮"。
2.一種載于架子上的小戰炮,形略似蛙,故名。所裝彈藥不多,而炮膛線路甚曲,故又稱"最曲射炮"。
1.農業收益。
1.圩埂,田埂。
1.舊時官府登記田地的簿冊。
1.古時歲末對土谷百神的祭祀。
1.農家。
2.農夫。
1.農婦。
1.農家的樂趣。
1.田舍翁。
1.農家子。
1.唐時太學﹑國子學的假期名稱。因農事忙而放假,故名。
1.農作物。
1.亦作"田閑"。
2.田地里。
3.泛指農村﹑鄉間。
1.農婦。
1.方言。浙江紹興一帶佃戶向田主取得的賃耕權稱為"田腳"。
1.即地約。有關土地使用分配的券書。
1.田地的邊界。多置界石,以標志范圍。
1.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紫荊樹》載,京兆田真兄弟三人析產,擬破堂前一紫荊樹而三分之,明日,樹即枯死。真大驚,謂諸弟曰"樹本同株,聞將分斫,所以憔顇,是人不如木也。"兄弟感悟,遂合產和好。樹亦復茂◇因以"田荊"為兄弟和好之典實。
1.猶城鄉。
1.田間洼地。
1.見"田徑"。
1.田賽和徑賽的并稱。參見"田賽"﹑"徑賽"。
體育運動的一類。包括走、跑、跳躍、投擲和全能運動等三十多項。通常把以時間計算成績的各種距離的競走和賽跑項目統稱為徑賽;把以高度和遠度計算成績的項目統稱為田賽。田徑運動能發展各種身體素質,增進健康和提高勞動能力,是各項運動的基礎。
1.狩獵用具。
2.農具。
1.田賦以外的附加捐稅。
1.即田嗇夫。
2.農神。
3.泛指農民。
1.同"田夫野老"。
1.田埂。
1.指農業稅。
1.雇農;佃戶。
2.鼓子花的別名。
1.田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