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礬石。某些金屬硫酸鹽的含水結晶,可入藥。有白、青、黃、黑、絳五種。白色的俗稱明礬。
1.出自《宋史·食貨志下七》無為軍亦置務鬻礬,后聽民自鬻,官置場售之,私售礬禁如私售茶法。
2.出自《宋史·食貨志下七》元祐元年,戶部言:“商旅販礬,舊聽其便,乃者發(fā)運司請用河東例,令染肆鋪戶連保豫買,頗致抑擾。”
2.
用膠礬水浸濕或洗刷生紙或生絹,使之能吸水適度,便于書畫,叫作“礬”。
1.出自《紅樓夢》別管他們,只把絹交出去,叫他們礬去。
2.出自《紅樓夢》我去打發(fā)人取了來,一并叫人連絹交給相公們礬去。
3.
山礬花的簡稱。山礬花,俗名椗花。花白而香,葉密枝肥,木高數(shù)尺。
1.出自《括朝中措》詞寂寞歲寒為伴,藉他礬弟梅兄。
1.預測市場價格上漲。
1.亦作"看倌"。
2.話本和小說中對聽眾和讀者的稱呼。
1.見"看官"
①看守②~犯人。②照管~行李。
1.以木﹑土﹑蠟等制作的果品。供祭祀或觀賞用。
①(事物)將要出現(xiàn)好的勢頭旅游市場的前景~ㄧ經(jīng)濟前途~。②認為某人或某事物將在競爭或競賽中占上風這場比賽,人們~火車頭隊。
1.照看;察看情況。
2.診視病情。
1.唐時舉進士及第者有在長安城中看花的風俗。
1.舊指進士及第者。
1.治愈,治好。
①在家或在工作單位看守、照管門戶。②指本人特別擅長、別人難以勝過的(本領)~戲ㄧ~的武藝。
1.指特別擅長的技能。
某個演員或劇團特別擅長的戲劇。
1.指觀賞街景的窗戶。
1.可觀看街上景物的臨街樓。
1.猶言見機行事。
1.照鏡子。
不把不如意的事情放在心上看得開ㄧ看不開ㄧ對這件事,你要~些,不要過分生氣。
1.估量時間之詞。有漸漸﹑眼看著﹑轉瞬間等意思。
1.表示經(jīng)觀察而作出判斷。
1.方言。猶言看笑話。幸災樂禍的意思。
1.謂看財產﹑地位分別對待人。
1.冷眼旁觀。
1.探聽。
1.供觀樂或瞭望的樓。
1.預測市場價格下跌。
1.見"看脈"。
1.見"看家狗"。
1.算命。一種預測人吉兇禍福的迷信活動。
1.省墓;祭掃祖墳。明高啟有《送陳秀才歸沙上看墓》詩。
1.囊中僅有的幾文錢。
1.猶玩牌。
1.供陳設的糕點果品。也有用豬羊等熟食的。
1.臨時搭建的看臺。
看透~紅塵。
看穿人世間的一切,指對生活不再有所追求。
1.參觀費。
1.有錢而吝嗇的人‖譏刺意。
1.輕視;誤解。
1.男女因談婚事而相約的初次見面。又稱相親。
輕視不要~環(huán)保工作。
1.看。取,作助詞,無義。
2.猶且看。
3.看待;對待。
4.照顧;關照。
1.觀看。
2.看待;對待。
3.看望;探望。
4.看顧;照料。
1.謂看人眼色。
1.觀察客人的情況(如身份﹑態(tài)度與主人的關系等)安排吃的東西。比喻看人行事。
1.亦作"看煞"。謂被人爭看,忙于應付而疲勞致死。
1.見"看殺"。
1.布置;陳設。
1.謂親眼看著某人的出生和長大。形容對一個人非常熟悉。
1.穩(wěn)婆;收生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