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籬笆。
2.
名詞
〈書〉〈文〉屏障。
3.
名詞
古代王朝的附屬地區(qū)或附屬國家。
4.
名詞
(Fān)姓。
1.
亦作“籓”。
2.
界域;領(lǐng)域。
1.出自《莊子·大宗師》意而子曰:“雖然,吾愿游其藩。”
2.出自《〈覆瓿集〉序》其有益於世固多矣,又曹陸以下不能擬其藩也。
3.
保護(hù);捍衛(wèi)。
1.出自《左傳·昭公元年》貨以藩身,子何愛焉。
2.出自《漢書·王莽傳上》藩漢國,輔漢宗。
3.出自《胡使》詩九州四海盡帝有,何不用胡藩北隅。
4.
遮蔽;遮掩。
1.出自《后漢書·馬融傳》其植物則玄林包竹,藩陵蔽京。
5.
用籬笆等圍起來。
1.出自《左傳·哀公十二年》吳人藩衛(wèi)侯之舍。
6.
車上起遮掩作用的帷障。
1.出自《國語·晉語八》夫絳之富商,韋藩木楗以過於朝。
2.出自《儀禮·既夕禮》蒲蔽
7.
指封建王朝的侯國或?qū)賴俚亍?/p>
1.出自《后漢書·明帝紀(jì)》﹝永平五年﹞,驃騎將軍東平王蒼罷歸藩。
2.出自《溫公續(xù)詩話》龐穎公籍喜為詩,雖臨邊典藩,文案委積,日不廢三兩篇,以此為適。
8.
指唐代的節(jié)度使或明清時期的布政使。
1.出自《授劉悟檢校司空幽州節(jié)度使制》嘗見委於先朝,屢作藩於右地。
2.出自《贈左先生序》出為臬、為藩,入為臺、為省、為將、為相。
9.
通“番”。參見“藩邦”。舊稱外族或外國。
1.出自《高力士外傳》朝廷細(xì)務(wù),委以宰臣;藩戎不詟,付之邊將。
10.
籬笆。
1.出自《易·大壯》羝羊觸藩。
2.出自《西京賦》揩枳落,突棘藩。
3.出自《復(fù)自姑蘇過宛陵至鄧步出陸》詩漿家饋食槿為藩,酒市停驂竹廡門。
11.
引申為屏障。
1.出自《魏都賦》以道德為藩,不以襲險為屏也。
12.
指有帷障的車子。
1.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以藩載欒盈及其士。
1.棲身隱伏。
1.一種頂端涂膠,用來黏捕飛禽﹑飛蟲的長竿。
1.寄身山谷。指隱遁。
1.亦作"棲毫"。
2.謂停筆。
1.棲息的鶴。
2.舒州潛山景色奇絕,南朝梁寶志禪師與白鶴道人爭欲居住,梁武帝命兩人比法,以物志地,先得者居住。道人以鶴為記,寶志以錫杖為記。結(jié)果錫杖先著山麓,于是鶴飛它處。因以"棲鶴"指道人的止息。
1.《詩.陳風(fēng).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朱熹集傳"此隱居自樂而無求者之詞。言衡門雖淺陋,然亦可以游息。"衡門,衡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遂用"棲衡"指隱居。
1.亦作"棲皇"。同"棲遑"。
1.亦作"棲惶"。同"棲遑"。
1.亦作"棲遑"。
2.忙碌不安,奔忙不定。
1.遁身隱跡。
1.歇息,止息。
1.亦作"棲寄"。
2.安身,寄住。
1.見"棲影"。
1.棲息寄居。
1.掛在樹上的水草。《詩.大雅.召昮》"如彼歲旱,草不潰茂,如彼棲苴。"朱熹集傳"棲苴,水中浮草棲于木上者。"后用為窮困窘迫的典實(shí)。
1.亦作"棲聚"。
2.棲息集聚。
1.踞坐。
1.《淮南子.繆稱訓(xùn)》"昔東戶季子之世,道路不拾遺,耒耜余糧,宿諸畮首。"謂馀糧存放于田頭◇因以"棲糧"稱頌豐年盛世。
1.放置,陳放。
1.清代收留難民﹑流民的專門機(jī)構(gòu)。
1.寄身他鄉(xiāng)。
2.指旅居之處。
1.《初學(xué)記》卷九引《子思子》"東戶季子之時,道上雁行而不拾遺,耕耨余糧宿諸畝首。"后遂以"棲畝"謂將馀糧存積田畝之中,以頌豐年盛世。
1.謂處于暮年。
1.棲宿于樹上的鳥。
2.歸鳥。
1.亦作"棲鳥于泉"。
2.使鳥停息于泉中。比喻不能實(shí)現(xiàn)的事。
1.亦作"棲盤"。
2.寄居盤桓。
1.安貧。
1.居撞身。
忙碌不安的樣子棲棲惶惶。
忙碌不安的樣子棲棲惶惶。
1.亦作"棲棲默默"。
2.忙碌而失意貌。
1.見"棲憩"。
1.見"棲遲"。
1.亦作"棲情"。
2.寄托情志。
1.指隱逸山林。
1.《三國志.魏志.張臶傳》"正始元年,戴鵀之鳥,巢臶門陰。臶告門人曰'夫戴鵀陽鳥,而巢門陰,此兇祥也。'乃援琴歌詠,作詩二篇,旬日而卒。"后因以"棲鵀"謂死亡的預(yù)兆。
1.棲息于山。指隱遁。
暫時居住棲身之所。
1.亦作"棲神"。
2.凝神專一。為道家保其根本,養(yǎng)其元神之術(shù)。
3.謂死后安息。
4.指止息,安居。
5.猶入定。
1.指墓地。
1.亦作"棲宿"。
2.寄居;止息。
1.居留之地。
1.亦作"棲退"。
2.隱退。
1.見"棲托"。
1.亦作"棲蝸"。
2.《莊子.則陽》"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zhàn),伏尸數(shù)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因以"棲蝸"為典,比喻所處所爭者十分渺小。
1.晩宿的歸鴉。
1.亦作"棲梧"。
2.《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鄭玄箋"喻賢者待禮乃行,翔而后集……鳳皇之性,非梧桐不棲,非竹實(shí)不食。"孔穎達(dá)疏"諸書傳之論鳳事,皆云食竹棲梧。"本謂鳳凰息于梧桐樹上,后用以指賢者擇明主而從或明君禮賢下士。
①止息;歇宿一群歸鴉,棲息在林間。②指隱居棲息煙霞。
1.隱居的賢士。
1.謂憑險而據(jù)守。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