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力掐著,抓住。
2.
動詞
把守;控制。
1.
亦作“搤”。
2.
阻塞;攔阻。
1.出自《管子·度地》此五水者,因其利而往之可也,因而扼之可也。
2.出自《宣和遺事》十一日,車駕出幸金兵營,百姓數萬人扼車駕曰:“陛下不可輕出!若出,事不測!”
3.出自《靖海頌言敘》詔發諸路兵討之,而公與今中丞艾公實領其事。夏四月首事,徂秋八月,竟扼賊而殲之。
4.出自《參商》青年激昂的情緒為這熟悉的聲音扼著了。
3.
據守;控制。
1.出自《漢高祖功臣頌》肇謀漢濱,還定渭表。京索既扼,引師北討。
2.出自《上范希文書》扼其沖塞,絕其牙市,閉之沙漠之外,俟其隙且困則破散之。
3.出自《西楚彭城論》使三王者據全秦之勝,扼全蜀之沖,包南山之塞,窒棧道之陘,終身為西楚蕃衛,則朝貢征發,何求而不可?
4.出自《集外集·斯巴達之魂》斯巴達王黎河尼佗將市民三百,同盟軍數千,扼溫泉門。
4.
量詞。猶束、捆。
1.出自《齊民要術·種紫草》一扼隨以茅結之,四扼為一頭。
5.
通“軛”。
1.出自《莊子·馬蹄》加之以衡扼,齊之以月題。
6.
通“厄”。苦難。
1.出自《論衡·狀留》沉滯在能自濟,故有不拔之扼。
7.
掐住;握住。
1.出自《西都賦》掎??狡,扼猛噬,脫角挫脰,徒搏獨殺。
2.出自《漢書·李陵傳》臣所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
3.出自《青春之歌》一個枯瘦的手扼了一下許寧的喉嚨。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