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七里香社区在线看,狠狠色婷婷久久综合频道日韩,4949澳门今晚开奖结果

刷刷題

【敦】的拼音、怎么讀

敦

拼音: duì,dūn

繁體:敦

筆畫:12

部首:攵

五筆:ybty

結構:左右

五行:火

基本釋義

1.

動詞

督促;勉勵。

2.

形容詞

厚道;誠懇。

3.

名詞

(Dūn)姓。

詳細釋義

1.

厚重;篤實。

1.出自《易·艮》敦艮,吉。

2.出自《抱樸子·審舉》務寬含垢之政,可以蒞敦御樸,而不可以拯衰弊之變也。

3.出自《賀留守侍中啟》高風所洎,薄俗以敦。

2.

恭謹。參見“敦授”。

1.出自《陳書·周迪傳》璽書綸誥,撫慰綢繆,冠蓋縉紳,敦授重疊。

2.出自《南柯太守傳》累日,﹝王﹞謂生曰:“吾南柯政事不理,太守黜廢。欲借卿才,可曲屈之。便與小女同行?!鄙厥诮堂?。

3.

親密;和睦。

1.出自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善者》故善者制險量阻,敦三軍,利屈伸。

2.出自《王氏兩節婦傳》夫拮據勤家、與夫事姑、相夫訓子敦族之類,恒婦人之有知識者皆能之。

4.

厚實。參見“敦脄”。

1.出自《楚辭·招魂》土伯九約,其角????些。敦脄血拇,逐人駓駓些。

5.

大;多;深。

1.出自《逸周書·小明武》上困下騰,戎遷其野,敦行王法,濟用金鼓。

2.出自《荀子·儒效》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3.出自《入彭蠡湖口》詩徒作千里曲,弦絕念彌敦。

4.出自《代書寄趙宏》詩從來萬事固已拙,況乃病敦顏不少。

6.

盛;茂盛。參見“敦牂”。

1.出自《爾雅·釋天》﹝太歲﹞在午曰敦牂。

2.出自《史記·歷書》商橫敦牂后元元年。

7.

崇尚,注重。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說禮、樂而敦《詩》《書》。

2.出自《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故三王敦繼絕之德,《春秋》貴柔服之義。

3.出自《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二年》上遣杜如晦等諭旨曰:“匹夫猶敦然諾,奈何既許朕而復悔之!”

4.出自《菰中隨筆》士敦操尚,鄉恥輕薄。

5.出自《秀露集·讀〈蒲柳人家〉》紹棠敦于舊誼,每有新作,總是熱情告我,希望看看。

8.

勤勉。

1.出自《管子·君臣上》上惠其道,下敦其業。

2.出自《史記·蒙恬列傳》帝以高(趙高)之敦於事也,赦之,復其官爵。

3.出自《唐故開府楊公遺愛碑頌》人人得敦其業而厚其生。

9.

勸勉;勉勵。

1.出自《漢書·揚雄傳上》敦眾神使式道兮,奮六經以攄頌。

2.出自《知縣李大博得替》詩弦歌敦雅俗,桃李藹春榮。

10.

督促。

1.出自《易·復》敦復,無悔。

2.出自《詩·邶風·北門》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

3.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

4.出自《喜辱韓十四郎中書兼封近詩代書題贈》詩宦情緣木知非愿,王事敦人敢告勞。

5.出自《新唐書·李光弼傳》光弼敦陣徐行,趨東京。

11.

俗稱雞去勢為“敦”。

1.出自《猗覺寮雜記》物去其勢,豕曰獖,見《易》;牛曰犗,見佛書;馬曰扇,見《五代史》;雞曰敦,犬曰閹,俗語。

12.

猶頓。把東西使勁地放下。

1.出自《西廂記諸宮調》自埋怨,自失笑,自解嘆,自敦搠。

2.出自《蝴蝶夢》空教我哭啼啼自敦自摔,百般地喚不回來。

3.出自《醒世姻緣傳》素姐為不叫他往皇姑寺去,從此敦葫蘆掙馬杓發作。

13.

猶殿。在最后。

1.出自《逸周書·武順》一卒居前曰開,一卒居后曰敦,左右一卒曰閭,四卒成衛曰伯。

14.

姓。春秋時衛有敦洽。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敦氏,《陳留風俗傳》:“敦氏,姞姓之后?!薄都本驼隆酚卸匾?。

15.

指使敦厚篤實。

1.出自《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詩詩書敦宿好,林園無世情。

2.出自《元典章·禮部六·孝節》義夫節婦,旌表門閭,本為激厲薄俗以敦風化。

3.出自《屏風后》要維持社會的風化應當先敦自己的品行。

相同筆畫的字

相同部首的字

相同讀音的字

組詞

般斤

1.古代巧匠魯班的斧頭。語本漢揚雄《法言.君子》"般之揮斤,羿之激矢;君子不言,言必有中也。"后以"般斤"喻大匠的技能。


般爵

1.授與爵位。般,通"班"。


般樂

1.大肆作樂。

2.玩樂。


般量

1.清查盤點。般,用同"盤"。


般泥洹

1.同"般湼盤"。


般弄

1.同"搬弄"。

2.捉弄;擺布。


般若

1.佛教語。梵語的譯音?;蜃g為"波若",意譯"智慧"。佛教用以指如實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為表示有別于一般所指的智慧,故用音譯。大乘佛教稱之為"諸佛之母"。


般若湯

1.僧徒稱酒的隱語。


般跚

1.蹣跚。走路緩慢,搖億擺的樣子;盤旋曲折的樣子。


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

套曲篇名。元代睢景臣作。曲中虛構了漢高祖劉邦得志還鄉,被一村民諷刺、斥罵其當年無賴行徑的故事,顯示了作者對封建帝王的蔑視,語言通俗潑辣,生動詼諧,是元曲中的諷刺名篇。


般師

1.同"班師"。

2.還師。


般首

1.泛指老虎一類猛獸。


般輸

1.即古代巧匠公輸般。


般旋

1.古人行禮時的一種動作姿勢。

2.留連,盤桓。


般演

1.搬演。把某一事實或故事用戲劇或其他文藝形式表現出來。


般逸

1.逸樂。


般游

1.游樂。


般運

1.搬運。


頒白

同‘斑白’。


頒榜

1.頒布告示。


頒斌

1.相雜貌。頒,通"斑"。


頒鬢

1.鬢角花白。頒,通"斑"。


頒冰

1.古代帝王夏天賞賜冰塊給群臣。

2.指帝王所賞賜的冰塊。


頒布

公布~法令ㄧ~獎懲條例。


頒常

1.頒布常典。


頒賜

1.亦作"頒錫"。

2.賞賜;分賞。舊時多指帝王將財物分賞給臣下。


頒定

1.審定頒布。


頒方

1.謂賜授方物。


頒付

1.頒發并交付。


頒告

1.布告。


頒給

1.頒發賜予。


頒官

1.賜授官位。


頒駕

1.謂期望對方到達。


頒獎

頒發獎狀、獎杯或獎品等向勞動模范~。


頒奬

1.對在某項競賽中獲勝的個人或集體頒發獎金﹑獎品或獎狀等,給予鼓勵。


頒降

1.猶頒布。


頒金

1.戰國秦商鞅變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于是頒布新法,令行于民。事見《史記.商君列傳》◇因以"頒金"作為懸賞以取信于民的典故。


頒犒

1.用酒食或財物分賞下屬。


頒賚

1.猶頒賜。


頒歷

1.見"頒歷"。


頒馬

1.謂頒給卿大夫所用的乘馬。


頒禽

1.古代天子將田獵所獲的禽獸分賜群臣。


頒賞

1.猶頒賜。多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將財物送給地位低的人或晩輩。


頒示

1.發布;通告。謂公布出來﹐使人知曉。

2.謂賜給觀看。


頒式

1.謂發布命令統一某項事物的規格或樣式。


頒首

1.頭大貌。

2.《詩.小雅.魚藻》"魚在在藻,有頒其首。"鄭玄箋"魚之依水草,猶人之依明王也。"后因以"頒首"稱頌長官清明。


頒朔

1.古代帝王于每年季冬把來年的歷日布告天下諸侯,謂之"頒朔"。語本《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鄭玄注"天子頒朔于諸侯﹐諸侯藏之祖廟。"


頒條

1.發布律條。


頒錫

1.見"頒賜"。


頒行

1.公布施行。

刷刷題
公司地址: 北京市昌平區龍域北街10號院1號樓C座5層A區0038(集群注冊)
? 2019 shuashuati.com 京ICP備20000060號-2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0703

聲明: 本網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絡或網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移除相關內容 刷刷題對內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怀市| 望都县| 资源县| 武邑县| 靖江市| 镇原县| 平舆县| 剑河县| 临夏市| 德庆县| 紫阳县| 静海县| 洞头县| 武夷山市| 弋阳县| 昔阳县| 芦溪县| 罗城| 乡城县| 古浪县| 咸丰县| 桓台县| 灌南县| 江门市| 沾化县| 石泉县| 贵溪市| 体育| 隆子县| 浠水县| 石景山区| 大同市| 舒城县| 大冶市| 黄石市| 汝南县| 天长市| 舞钢市| 山阴县| 嵩明县| 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