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四季中的第四季,氣候最冷。
2.
名詞
(Dōng)姓。
3.
同“咚”。
1.
亦作“昸”。
2.
象聲詞。參見“冬冬”。
1.出自《初與元九別后忽夢見之悵然感懷因以此寄》詩覺來未及說,叩門聲冬冬。
2.出自《二月二十四日作》詩棠梨花開社酒濃,南村北村鼓冬冬。
3.出自《敲冰》詩冬冬不絕的木槌聲,便是精神進行的鼓號么?
4.出自《公子行》朝游冬冬鼓聲發,暮游冬冬鼓聲絕。
5.出自《富春行贈范振》鼓聲冬冬櫓咿喔,爭湊富春城下泊。
6.出自《長生殿·驚變》冬冬的鼙鼓喧,騰騰的烽火黰。
3.
通“終”。完結,終了。
1.出自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子兵法·勢》冬而復始,日月是□。
4.
姓。南北朝有冬壽。見《通志·氏族五》引《前燕錄》。
1.出自《通志?氏族略五》冬氏,前燕錄:慕容皝左司馬冬壽。
5.
鼓聲。參見“鼕鼕”。
1.出自《單刀會》俺也曾撾鼓三冬斬蔡陽。
2.出自《紅色的新年》詩冬!冬!!冬?。?!遠遠地鼓聲動了!
6.
一年四季的最后一季,農歷十月至十二月。
1.出自《書·洪范》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
2.出自《述異記》卷邯鄲有故宮基存焉,中有趙王之果園,梅李至冬而花,春得而食。
3.出自《初入西州境述懷》詩茂樹冬不凋,寒花晚猶拆。
4.出自《種谷記》他準備今冬不買地,用那個力量雇人打土窯。
5.出自《東風吟》嶺南冬令如初夏,叢菊常開四季花。
7.
通“終”。指自始至終整段時間。
1.出自馬王堆 漢 墓帛書甲本《老子·道經》飄風不冬朝,暴雨不冬日。
閉著眼睛,堵住耳朵。形容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或不了解。
①一場演出、一個節目或一幕戲結束時閉上舞臺前的幕。②(會議、展覽會等)結束~詞ㄧ~式ㄧ運動會勝利~。
①呼吸微弱,失去知覺跌了一跤,閉住氣了。②有意地暫時抑止呼吸~凝神ㄧ護士放輕腳步閉住氣走到病人床前。
1.鉗制;禁止。
1.見"閉鉗"。
1.關押;囚禁。
①堵塞管道~。②交通不便;偏僻;風氣不開他住在偏遠的山區,那里十分~。③消息不靈通老人久不出門,~得很。
1.猶顯揚。
槍炮上瞄準裝置的一部分,按目標的距離,調節表尺可以提高命中率。通稱標尺。
1.表彰尊崇。
1.列表排列順序。
表示(思想、感情)感激之情,難以~ㄧ提高學生的口頭~能力。
1.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后因以"表德"指人之表字或別號。
1.標的,箭靶。比喻攻擊目標。
2.比喻榜樣。
1.姑母﹑舅父﹑姨母之子年幼于己者稱表弟。
1.儀度。一說,標臬。
1.漢賈誼上疏論匈奴,提出五餌三表作為制服單于的辦法◇因以"表餌"指對付敵方的策略。
1.表述闡發。
1.表率,模范。
1.猶表率。
1.即表兄。
按項目畫成格子,分別填寫文字或數字的書面材料。
①表白自己的功勞(多含貶義)丑~。②〈書〉表揚功績。
1.臨海;濱海。
2.為東海之表式。春秋吳季札至魯,魯為之歌齊詩,季札聞樂云"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東海者,其太公乎!"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1.上呈天子的函件。
1.表文。
1.彰顯其名號,南朝梁沈約《梁德皇后謚議》"表號垂名,義昭不休。"
2.表字別號。
3.外號,綽號。
1.見"表貉"。
1.謂立表率而核正之。
1.亦作"表秏"。亦作"表猚"。
2.古代田獵或出征,于陣前或營前立望表以祭神,謂之表貉。
1.上表慶賀。
1.顯現于外面的征候。
2.以圭表測影。
1.猶標準。
作為紀念品或信物而贈送給人的東西。
1.泛指表文。
1.記述;記載。
2.顯揚。
3.顯示,顯現。
4.指顯示出的某種才能﹑本領等。
1.上表推薦。
1.標志。
1.姑母﹑舅父﹑姨母之女年長于己者,稱表姐。
1.謂外感病表證消失。
1.典范,準則。
1.謂立牌坊掛匾額等以顯揚之。
2.顯示,指引。
1.上表援救。
1.母親的表兄弟。
1.列表舉示。
2.上表推薦。
會議上通過舉手、投票等方式做出決定付~ㄧ~通過。
在會議上參加表決的權利。
1.古代祭祀或演習朝會禮儀時,用以表位之茅蕝。
1.謂刻石記載。
1.用作禮品或賞賜的衣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