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沉積的泥滓;灰滓。
1.出自《爾雅·釋器》淀謂之垽。
2.出自《齊民要術·養羊》又方:又去痂如前法。燒葵根為灰;煮醋淀,熱涂之,以灰厚傅。
2.
淤積;壅塞。
1.出自《吳中水利書》東有蠡河……遇大旱則淺淀,中旱則流通。
2.出自《夢溪筆談·雜志二》汴渠有二十年不浚,歲歲堙淀。
3.出自《汴城開渠浚壕紀事》詩環城塹壕久淤淀,空有其號無其施。
3.
凝滯。
1.出自《張氏東園送王恭父得殿字》詩一春三月雨,亭樹郁霧淀。
4.
淺水的湖泊。
1.出自《文選·郭璞〈江賦〉》栫淀為涔,夾淙羅筌。
2.出自《水經注·汶水》汶水又西合一水,西南入茂都淀。淀,陂水之異名也。
3.出自《新兒女英雄傳》小梅的姥姥家,也不遠,在白洋淀里大楊莊。
5.
供牧馬的水草地。
1.出自《上邊事善后十策·論舉兵之時》臣在河北陜西緣邊,備見金人風俗,每于逐年四月初,盡括官私戰馬,逐水草放牧,號曰入淀。
6.
藍靛。藍色染料。后作“靛”。詩文中常用以形容青碧色。
1.出自《夢粱錄·江海船艦》大洋之水,碧黑如淀。
2.出自《山坡羊·西湖雜詠》曲山光如淀,湖光如練。
3.出自《本草綱目·草五·藍淀》淀,石淀也,其滓澄殿在下也。亦作淀,俗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藍浸水一宿,入石灰攪至千下,澄去水,則青黑色。亦可乾收,用染青碧。其攪起浮沫,掠出陰乾,謂之靛花,即青黛。
1.亦作"也歟"。
2.語氣助詞。表疑問。
3.語氣助詞。表感嘆。
1.語氣助詞。表感嘆。
1.亦是。
1.曾經。
1.語氣助詞。表提示。
2.語氣助詞。表疑問。
3.語氣助詞。表擬度。
1.襯詞。無義。
1.謂步態妖冶嫵媚。
1.指財貨。
1.游春。
1.行為放蕩。
1.冶煉。
1.華麗的服裝。
1.即野葛,毒草名。
2.比喻狠毒之人。
1.鑄造金屬器物的工人。
1.繁華。
1.以冶鑄金屬器物為生的人家。
1.掌管冶鑄的官吏。
1.詞藻華美的詩句。
1.冶煉鑄造。
1.謂美麗異常。
2.指美麗的女子。
1.用焙燒﹑熔煉等方法,從礦石中提煉出所需要的金屬。
2.比喻人的思想感情方面的鍛煉培養。
1.裝飾華麗的女子。
1.猶冶工。
1.女子修飾得很妖媚。
2.艷麗的容貌。
3.指美麗的女子。
1.容顏美好。
1.山名。在江蘇省六合縣東北,產銅鐵及磁石。相傳為漢吳王濞鑄錢之地。
1.古代從事冶煉鑄造的刑徒。
1.猶冶工。
1.熔化。
1.猶相思。
1.妖媚的笑。
1.謂艷麗異常。
1.艷陽天。
1.形容揚柳枝葉婀娜多姿。亦借指妓女。
1.妖媚;美麗。
1.非常艷麗。
1.謂容貌艷麗,神采飛揚。
1.巧笑貌。
1.亦作"冶游"。
2.野游;男女出外游樂。
3.舊時謂狎妓。
1.冶煉鑄造。
2.比喻教育培養。
1.艾蒿的別名。
1.野外水流的涯岸。
1.謂隱居不仕的懷抱。
1.古代指離城較遠的地方。亦指村野。
2.粗野鄙陋。
1.村居便帽。
1.謂船停泊于野外。
1.野外散步。
1.草野之才。有時用作謙稱。
1.質樸無華的建筑木材。
1.謂采集野生可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