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山頂。
1.
亦作“巓”。
2.
山頂。
1.出自《詩·唐風·采苓》采苓,采苓,首陽之巔。
2.出自《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詩浮舟千仞壑,揔轡萬尋巔。
3.出自《城南聯句》巔林戢遠睫,縹氣夷空情。
4.出自《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七年二月初四日》山頂可俯瞰全城,有石柱碑甚長,矗立其巔焉。
5.出自《黃河大合唱·黃河頌》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3.
頭部。參見“巔疾”。
1.出自《送沈君叔成序》﹝叔成﹞見余抱梏就攣,與鼠爭殘炙,蟣虱瑟瑟然,宮吾巔,館吾破絮。
4.
泛指物體的頂端。
1.出自《歸園田居》詩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2.出自《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四》夜宿洞側臺巔。
5.
引申為開始。參見“巔末”。
1.出自《蜃中樓·傳書》貴人不厭絮煩,奴家愿陳巔末。
2.出自《欽定軍次實錄序》今因奏凱回朝,恭呈寶鑒,荷蒙我干王寶諭,命作序文,以志巔末。
6.
通“顛”。參見“巔越”。
1.出自《楚辭·九章·惜誦》行不群以巔越兮,又眾兆之所咍。
7.
通“癲”。參見“巔疾”。指原發性癲癎。
1.出自《素問·奇病論》帝曰:“人生而有病巔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并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
1.蝎的別名。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蟲篇》"江南舊無蝎,開元初,嘗有一主簿竹筒盛過江,至今江南往往而有,俗呼為主簿蟲。"唐李肇《國史補》卷下"劍南元無蝎,嘗有人任主簿,將蝎之任,而有之,今呼為主簿蟲也。"按,《大唐傳載》謂北人至江南任主簿攜蝎而往,為大歷中事。傳說不一。
1.主張決斷。
1.宴席中最主要的一道菜。
1.主管庫藏財物。
1.君上。
1.主掌宗廟祭祀。鬯,古代祭祀用的一種香酒。
2.《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孔穎達疏"震卦施之于人,又為長子。長子則正體于上,將所傳重,出則撫軍,守則監國,威震驚于百里,可以奉承宗廟彝器粢盛,守而不失也。"后因稱太子為"主鬯"。
1.一折戲由一個角色演唱,謂之"主唱"。
1.主要潮流。比喻事物發展的主要傾向。
1.運載神主的車。
2.謂居于車的主位。
1.君臣。
2.喻主從關系。
3.猶言惶恐。
能調用子程序,但不被子程序所調用的程序。
①負責掌握、處理主持分配事宜。②主張主持公道。
1.邏輯名詞。或稱"主項"。一個命題的三個部分之一,表示判斷的對象。如"太陽是恒星"這個命題中的"太陽"是主詞。
2.語法名詞。見"主語"。
1.掌管祭祀的官吏。
1.主要與次要。
2.主語所處的位次。
1.主人與仆從。
2.主要的和從屬的。
1.猶主持,主領。
1.主人一方的親族。
1.擔任手術治療中的主要操作者。
1.主要的并且引導事物向某方面發展的。
2.起主導作用的事物。
1.君主治國之道。
2.謂古代在喪禮中為死者立神主的道理。
3.猶言東道。
1.主要目標。
1.公主的住宅。
2.泛稱貴族之家。
1.主張,決定。
①不靠外力促進而自動主動關心同學。②能夠由自己把握爭取主動。
1.根本的動力。
2.物理學名詞。即原動力。與"反動力"相對。
1.人體內最粗大的動脈管,從心臟的左心室發出,向上向右再向下,略呈弓狀,再沿脊柱向下,在胸腔和腹腔內分出很多較小的動脈。它是向全身輸送血液的主要導管。也稱大動脈。
1.能按自己意圖行事的權力。
1.專斷;決斷。
2.負責判決。
1.謂藥與癥對。
1.猶今言對象。
2.猶頭領;主人。
3.指主顧;雇主。
4.對某種人的蔑稱,猶貨色。
1.王法。
2.主管法令。
1.亦作"周邵"。
2.周成王時共同輔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并稱。兩人分陜而治,皆有美政。
1.遮掩;掩蓋。
2.謂多方回護。
3.嚕蘇;嘮叨。
4.猶阻攔;遮攔。
波折,曲折,指不順利幾經周折,才得通過。
1.救濟。
1.整齊。
1.周歷正月。即農歷十一月。
1.指周代所行的德政。
1.遍知。
1.周到。
1.即《周書》。又名《逸周書》。
1.周代的制度。
1.至為真誠;至為篤厚。
1.周到嚴格。
2.完備精致。
1.猶密布。
2.安置。
1.指棺槨的層數。
1.鳥名。以其鳴聲得名。
1.周之柱下史。唐代侍御史職位與其相當,故唐人亦用為侍御史的代稱。
1.指老子。因曾任周室之柱下史。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