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狹長,花白色或綠色。籽實叫稻谷,去殼后叫大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主要分水稻和陸稻兩大類。通常指水稻。
2.
名詞
這種植物的籽實。
3.
名詞
(Dào)姓。
1.
亦作“稲”。
2.
一種度量單位。
1.出自《老學庵筆記》王荊公所賜玉帶,闊十四稻,號玉抱肚。真廟朝,趙德明所貢。
2.出自《癸巳存稿·玉帶稻》《猗覺寮雜記》云:帶闊狹以道言,當用稻字。《五代史》“契丹遺北漢以十二稻玉帶”是也。
3.
古地名。約在今山東省高密市西南。
1.出自《漢書·地理志上》〔瑯琊郡〕稻,侯國。
4.
植物名。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水稻、旱稻兩類,通常多指水稻。子實碾制去殼后叫大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1.出自《周禮·夏官·職方氏》正南曰荊州,其谷宜稻。
2.出自《詩·豳風·七月》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3.出自《說文·禾部》稻,稌也。
1.亦作"坐門招夫"。
2.舊謂寡婦承襲其夫遺產,招后夫進門成婚。
1.供人坐的地方。
曲藝表演形式之一。演員坐著說唱。彈詞、琴書一類曲藝,多取此形式,并由演員自彈(奏)樂器自唱。有些只說不唱的曲種,如評書、評話,坐著說講,也屬坐唱范疇。
1.君主臨朝聽政。
1.乘車。
2.古代供人乘坐的一種小車。
3.客車。對"貨車"而言。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劉孝標注引《語林》曰"安仁(潘岳字)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后因以"坐車郎"指美男子。
1.臨陣;參戰。陳,同"陣"。
2.駐扎時所布之陣。
3.守衛陣地。
1.謂審定訟詞。
1.只消費,不生產。
2.猶坐享。
1.同"坐吃山空"。
1.謂光是消費而不從事生產,即使財產堆積如山,也會吃光用盡。
1.謂雖無舉動而雜念不息。
2.向往;神往。
3.謂安坐而行教化。《淮南子.覽冥訓》"故卻走馬以糞,而車軌不接于遠方之外,是謂坐馳陸沈,晝冥宵明。"高誘注"言坐行神化,疾于馳傳,沈浮冥明,與道合也。"后以指安坐而治。
1.謂安坐軍帳,謀劃軍機。
1.見"坐床"。
1.見"坐床撒帳"。
1.比喻承良師的教誨,猶如沐于春風。
1.因此;由此。
1.座位。
2.座位的次序﹑位置。
1.坐等催取。
1.猶言坐得住。
1.逐漸強大起來。
2.高傲自大。
1.坐等。
1.謂因事被追捕。
1.古代軍中主帥的大旗。
1.指主帥。喻主事人。
1.守候等待。
1.坐在地上。
2.坐著;坐。
3.猶輕易;就地。
1.就地轉手倒賣的商販。
1.謂盜賊就地瓜分贓物。亦指匪首﹑窩主等自己不動手而坐分同伙的贓物。
1.地方上的惡霸。猶言地頭蛇。
1.當地土生土長的人家。
1.就地不動,自定范圍。比喻固執一端,排斥其他。
1.放在椅子﹑凳子上的墊子。
1.指帝王登位。
1.猶入座,坐下。
2.不費力而決定。
3.很容易地平定。
4.猶言使穩定;安定。
5.一定;肯定。
1.占據;把住。
1.瓷制的坐具,多為鼓形或覆盂形。
1.宗教修持方式之一。謂靜坐不語,少食或斷食一段時間,以凈化身心。
1.比喻有錢有勢的人不知道貧窮無勢的人的疾苦。
1.同"坐而待斃"。
2.見"坐以待斃"。
1.古指王公大臣陪侍帝王議論政事。
2.指坐下來談論各項事理。
3.指脫離實際,空談大道理。
1.犯法獲罪。
1.猶言吃大戶。舊時饑民聚眾到地主富戶家吃飯或索取糧食。
1.獲罪罷職。
2.白白廢棄不用。
1.舊時婚俗。迎新娘入新房,與新郎對坐床頭,謂之"坐富貴"。
1.舊時廣東一帶的婚俗,成親前夕男女行醮時親友唱歌致賀。
1.安坐而致豐足。
1.猶壓根兒。
1.夜間警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