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遠。
2.
動詞
超越。
3.
動詞
遠行。
1.
遠貌。參見“逴絶”。
1.出自《漢宮春曉賦》晼晚桑榆,去人逴兮。
2.出自《新方言·釋言》《說文》:“逴,遠也。讀若掉苕之掉。”今人謂相距絕遠曰逴遠,音正如掉。
2.
超越;超出。參見“逴犖”。
1.出自《皇伯允弼授依前東平郡王加食邑實封制》丕擁皇支之祥,逴為藩戚之表。
2.出自《與田叔子論古文第二書》惟弇州才力雄健,通史法,熟掌故,史料中本色文字,遠逴歐蘇之上。
3.
遠行。
1.出自《從軍五更轉》詩一更刁斗鳴,校尉逴連城。
2.出自《贈陳主事序》恃其猋銳,逴數萬里,瞰我中國。
3.出自《東方兵事紀略》十七日,有倭兵一小隊(其司令官為大尉足立武敏)自叆陽邊門逴至賽馬集。
4.
驚動。
1.出自《方言》逴,驚也。
2.出自《畢上舍大生止酒經年冬夜枉過勸之復飲賦三十韻》一朝忽不飲,客勸則驚逴。
5.
用同“踔”。跳;騰躍。
1.出自《時魚》詩四月時魚逴浪花,漁舟出沒浪為家。
1.廣闊貌。
1.遼闊無際。
2.迂闊;迂遠不切實際。
3.激蕩;震撼。
1.遼闊曠遠貌。
1.強搶。
1.蒙古語。指小番。
1.粗魯冒失的男子。
1.水廣大貌。
1.虛誕。
1.粗疏;馬虎。
2.凝不明。
1.草率;馬虎。
1.猶茫茫。
①草木茂盛的樣子草木莽莽。②茫無際涯的樣子莽莽萬重山。
1.魯莽冒失。
2.無邊無際。
3.荒涼貌。
1.模凝糊。
1.付賬,付錢。
2.歸還所欠之錢。
3.猶還價。
1.猶還帳。
1.遭受槍擊的一方打槍還擊對方。
1.休棄侍妾回歸娘家。
1.指彈琴教學中的還課。
1.謂某些植物越冬后,由黃色轉為綠色并恢復生長。
報答別人的恩情或美意。
1.被人請吃后回請對方。
1.指司馬相如歸居臨卭之事。
1.回去。
1.回京;回朝。
2.歸附朝廷。
1.猶環繞。
1.返回原任。
1.謂重新長出肉來。
1.恰似,好比。
1.致仕;退隱。
2.方言。山區人稱死后葬于山上。
1.恢復青春,變得年輕。
1.回身而射。
2.圍繞而射。
1.猶還愿。
1.復生,再生。
1.回聲。
1.返歸臺省。
2.重新參加省試。
3.返歸省城。
1.猶回師。
2.向回調動的軍隊。
1.轉世,轉生。
2.猶還魂。
1.回頭看。
因被打或受到攻擊而反過來打擊對方打不~ㄧ無~之力。
1.猶自首。
1.舊時一種風俗。在父母壽辰,兒子請和尚念經為父母增壽。
1.北魏至隋行均田制時,男女到達一定年齡計口授與若干畝露田,年老免賦或身亡交還。"還受"指接受和歸還露田。
2.謂受到還報。
1.報書,致信。
2.指答復的信。
3.歸還所借的書。
4.謂生徒對著老師背書。
1.歸還贖罪的錢財。
1.見"還率"。
1.環流之水。
1.營私,謀私。還,通"營"。
1.舊時指出嗣異姓或別支的嗣子仍回本族。
僧尼或出家的道士恢復普通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