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刀斧)砍;削。
1.
斧刃。
1.出自《墨子·備穴》斧以金為斫。
2.
用刀斧等砍或削。
1.出自《韓非子·奸劫弒臣》賈舉射公,中其股,公墜,崔子之徒以戈斫公而死之。
2.出自《晉書·宣帝紀》帝自西城斫山開道,水陸并進。
3.出自《一百五日夜對月》詩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4.出自《日聞錄》古者斬人,必加鍖上而斫之。
5.出自《北京人》說句笑話,我真恨不得想拿起一把菜刀,把你這兩只巧手,斫下來給我接上。
6.出自《集外集拾遺?懷舊》牽出太平橋上,一一以刀斫其頸。
3.
擊。
1.出自《漢書·張延壽傳》白晝入樂府攻射官寺,縛束長吏子弟,斫破器物。
2.出自《世說新語·方正》峻外營將表曰:“鼓自鳴?!本皂焦脑唬骸拔亦l里時有此,則空城?!?/p>
4.
襲擊。參見“斫營”。
1.出自《三國志·吳志·甘寧傳》寧為前部督,受敕出斫敵前營。
1.謂衡量敵我力量。
2.智謀和力量。
1.見"計歷"。
1.古代州郡掌簿籍并負責上計的官員。
2.考成的官員。
3.指考察官吏。
1.計算利害。
2.謀利﹔計較利益。
1.計算﹔計劃。
2.估計﹔預料。
1.合計﹐打算。
1.計會之法。
1.計議謀慮。
1.謀略。
1.計較﹔較量。
2.計議討論。
1.神名。
1.謀略﹔策略。
1.指起草文書﹐參與謀議的幕府。
1.計算年齡﹔考慮年齡。
2.計算歲月多少。
1.盤算。
2.掛念﹔記掛。
1.謂再無辦法可想。
1.見"計窮力竭"。
1.計謀和力量皆已窮竭。
1.見"計窮力竭"。
1.見"計窮力屈"。
1.計謀﹑力量均窮竭。
1.謂計慮窮盡。
1.見"計窮慮極"。
1.無計可施﹐情勢緊迫。
1.見"計窮勢蹙"。
1.謂無計可施﹐無路可走。
1.見"計窮慮極"。
1.計議。取﹐語助詞。
2.計較索取。
3.計算取用。
1.見"計然之策"。
1.見"計然之策"。
1.相傳越王勾踐困于會稽之上﹐用計然之策﹐修之十年而國富﹔范蠡既雪會稽之恥﹐用計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萬。所謂計然之策﹐主要指"六歲穰六歲旱"的農業循環學說﹐農末俱利的平糴論﹐以及物價觀測﹑貴出賤取等經商致富的"積著之理"◇因以泛指生財致富之道。
1.見"計然之策"。
1.計算日數。
2.形容短暫﹐為時不遠。
可以數著日子計算進度。形容在較短期間就可以成功 。
1.猶言為期不遠。
1.見"計日而待"。
1.以工作日為單位計算報酬。
1.亦作"計日可期"。同"計日而待"。
1.見"計日可待"。
1.見"計日而待"。
1.見"計日以俟"。
1.數著日子等待。極言盼望之殷切。
1.謂計數天數﹐以估定行程和到達期。
1.可以數日子看到功效。謂成功極快。
1.計謀涌上心頭。舊時小說戲曲中常用語。
1.見"計上心來"。
1.設法。
1.計劃﹑考慮周密深遠。
1.宋代管理國家財經事務最高行政機關三司的別稱。
1.指朝廷的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