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計算利害。
2.謀利﹔計較利益。
1.鹿的胎。
2.指鹿胎弁。唐時為五品以上官員所服。
3.蔥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蔥》。
1.用胎鹿皮制成的頭巾。
1.古臺名。別稱南單之臺。殷紂王貯藏珠玉錢帛的地方。故址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朝歌鎮南。
2.山名。傳說中的山名。
3.山名。在今河南省臨汝縣境。
1.鹿腿。
2.草名。
3.山名。在今河南省宜陽縣東南,一名非山。
1.即鹿場。
1.見"鹿鋌"。
1.亦作"鹿挺"。
2.《左傳.文公十七年》"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后以"鹿鋌"比喻為赴險犯難。
1.指鹿頭關。
1.古關名。唐置,在四川省德陽市鹿頭山上,為西川防守要地。
1.指鹿頭關。
1."指鹿為馬"的略語。
1.鹿的尾巴。舊時珍貴食品。
1.鹿形花紋。
1.漢華佗所創五禽戲之一。
1.見"鹿銜草"。
1.草名。
1.設置障礙物的巷道。
1.古時華貴的彩織物。
1.意謂一會兒像鹿一樣柔馴,一會兒像豬一樣兇暴。形容狡詐。
1.古種族名。
2.即鹿野苑。
1.指東漢龐德公隱居鹿門山事。
1.飼養鹿的園囿。
1.傳說中的魚名。
1.鹿角下端堅如玉,故名。
1.即鹿野苑。
2.養鹿的園囿。
1.飼養鹿的園囿。
2.古苑名。在今山西省大同縣北。
3.地名。
4.即鹿野苑。
5.指僧園﹑佛寺。
1.鹿皮制成的頭巾。多為隱士所戴。
1.圈欄。亦指障礙物。
1.軍營的防御物。
樹木干枝植于地上而形成的障礙物,軍事上用于阻擋敵人行進。因形似鹿角,故名。
1.古代行射禮時用以盛筭之具。刻木為之,形似鹿,背有孔,中空,故名。射中,納筭于口以記數。
1.黃精的別名。
1.見"鹿角爪"。
1.比喻心跳快速。
1.船的桅桿上絞動帆的裝置。
1.鹿的蹤跡。
1.謂追逐群鹿。
1.《漢書.伍被傳》"后王(淮南王)坐東宮,召被欲與計事,呼之曰'將軍上。'被曰'王安得亡國之言乎?昔子胥諫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游姑蘇之臺也。"今臣亦將見宮中生荊棘,露沾衣也。'"后以"鹿走蘇臺"比喻國家敗亡,宮殿荒廢。
1.爛臭的鹿肉。
1.鹿之夾脊肉。
1.珍貴貌。
1.指流蘇彩羽或絲線制的垂飾。
1.猶祿位。
1.亦作"祿廩"。
2.用作官俸的粟米;官俸。
1.享受祿俸的官吏。
2.光祿勛的別稱。
1.象聲詞。羊叫聲。
1.彗星名。
1.見"滅不過"。
1.亦作"滅不個"。亦作"滅弗得"。
2.猶言抹不開。臉上下不來。
1.除盡農作物收割后留在農田里的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