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傳說中的魚名。
1.亦作"鱉殼"。
2.指鱉的背甲。
1.亦作"鱉殼扇"。
2.形如鱉殼的扇子。一般用鵝毛編制。為道士隨身用具。
1.亦作"鱉咳"。
2.比喻言語不清,意思難明。
1.亦作"鱉令"。亦作"鱉令"。亦作"鱉泠"。
2.傳說中古代蜀國帝名。
1.見"鱉靈"。
1.亦作"鱉令"。
2.見"鱉靈"。
1.氣悶在心里。
1.指三角錐體。
1.亦作"鱉鳥"。
2.粗話。猶硬是。
1.亦作"鱉裙"。
2.鱉甲四周的軟肉。是一種佳肴。
1.指用以裝犁頭的犁底。
1.三國魏將領鄧艾所建軍營處。
1.癟縮。指肚子饑餓。
1.鱉肉羹。
1.比喻慎重行事。
1.坎井之蛙對東海之鱉自詡其"擅一壑之水,而跨踤坎井之樂",東海之鱉告之曰"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坎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guī)規(guī)然自失也"。見《莊子.秋水》◇以"鱉巖"謂見笑于大方之家。
1.一種飲酒游戲。
1.神話中的魚名。
1.亦作"鱉燥"。
2.見"鱉懆"。
1.《呂氏春秋.本味》"醴水之魚,名曰朱鱉,六足,有珠百碧。"陳奇猷校釋"皮有珠文。"《山海經.東山經》引作"﹝珠蟞魚﹞六足,有珠"◇因謂鱉足有珠。
1.亦作"鱉爪"。
2.舊時稱妓院中的男仆。
1.別扭,違拗。
1.謂拱衛(wèi)中心城市的城堡。
1.指改嫁。亦指移情他人。
1.副本。
2.同書的另一種版本。
1.謂別苑?;z,禁苑。
1.別扭。
2.處置,打發(fā)。
1.變異。
2.辨別。
1.謂改變。
2.象聲詞。
1.猶偏師。主力部隊之外協同作戰(zhàn)的部隊。
2.氏族的分支。
1.另立的簿籍。
1.見"別材"。
1.亦作"別才"。
2.特殊的才能。
1.猶別籍異財。
辨別裁剔別裁偽體親風┭牛篇什浩繁,別裁不易。
1.另外貯存。
2.指另外貯存的錢。
3.指葬埋。
1.分割家產;分家。
1.惜別的心情。
2.與眾不同的腸胃。比喻能豪飲。
1.方言。別處;另外的地方。場花,猶場合。
1.正式名稱以外的別名。
1.別駕的別稱。
1.離別的悲愁。
1.猶別出心裁。
1.見"別具手眼"。
獨創(chuàng)一格,與眾不同不知賢妹可能別出心裁,另有炮制?
1.見"別出心裁"。
1.猶別出心裁。
1.分別而居。
傳記文的一種。與本傳”相對。多記載一人的逸聞軼事,可補充本傳的不足。如《后漢書·董卓傳》注引《董卓別傳》、《三國志·蜀·趙云傳》注引《趙云別傳》等。
1.亦作"別開一格"。
2.謂開創(chuàng)一種新的風格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