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綕”的今字。
2.
制作布帛之總稱。
1.出自《詩·大雅·瞻卬》婦無公事,休其蠶織。
2.出自《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一》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3.出自《平淮西碑》夫耕不食,婦織不裳。
4.出自《牛郎織女》原來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孫女,織得一手好彩錦。
3.
編織。
1.出自《韓詩外傳》夫子以織屨為食。
2.出自《戰國策·齊策六》將軍之在即墨,坐而織蕢,立則丈插。
3.出自《西游補》原來正梁是湘妃竹,棟柱是泥青竹,兩扇板門是風人竹織成竹絲板。
4.出自《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每天任何時節,皆有幾個老人坐在門前小凳子上,用厚背的鋼刀破篾,有兩個小孩子蹲在地上織簟子。
4.
搜羅。
1.出自《紅樓夢》要什么東西?順便織來孝敬。
5.
比喻客觀事物紛繁交錯。
1.出自《菩薩蠻》詞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2.出自《后庭花》詞玉英凋落盡,更何人識,野棠如織。
3.出自《彷徨·在酒樓上》見天色已是黃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織在密雪的純白而不定的羅網里。
6.
比喻思想情緒紛亂糾結。
1.出自《聞建寇逼境攜家由將樂沙縣以如劍浦》詩喪亂古今同,臨風意如織。
2.出自《天門謠·汲縣道中作》詞愁恨織,花落處、棠梨成血。
精神病的一種,患者常有不安全感,缺乏信心,猶疑不決,對某些事物特殊懼怕,不能控制自己,明知某種想法不合實際、某種動作毫無意義,但非想、非做不可。如因為怕臟而經常反復地洗手。
表現出來的活力和勁頭他一聊起天兒來,~可大了。
〈書〉(文字、計劃、意見等)精密周詳釋義~。
1.精深樸實。
1.指精銳的兵卒。
1.見"精熟"。
1.亦作"精孰"。
2.精通熟悉。
1.精神。
2.魂魄。
3.猶言神清氣爽。
1.精力和思慮。
2.精心思考。
1.精心誦讀。
1.精深。
1.精簡淘汰。
1.官名『成帝時始置,主管外國朝聘事務。光武帝時亦曾設置,主管護駕朝賀等事◇又分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至晉分南北左右四主客。唐宋時,隸屬禮部,負責聘使﹑宴設﹑賜予等事。
1.指升天所乘之槎。用晉張華《博物志》有人乘筏游天河遇牛女事。
1.舊時客店主人對客人的敬稱。
2.舊時管轄礦工的一級頭領。
1.流動謀生的歌伎。
1.《漢書.揚雄傳下》"時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謿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號曰《解謿》。其辭曰客謿揚子曰……意者玄得毋尚白乎,何為官之拓落也。"后因以謂別人的嘲笑。謿,同"嘲"。
鐵路、公路上載運旅客用的車輛。鐵路上的客車還包括餐車、郵車和行李車。
1.佛教語。指塵世的種種煩惱。
2.旅途中所受的風塵。喻旅途勞頓。
1.旅程。
2.借指旅途生涯。
1.行旅懷鄉的愁思。
1.猶旅居。
1.猶傳舍,旅舍。
1.旅舍的窗戶。借指旅次。
1.見"客床"。
1.接待賓客的處所。
2.客中的住處;客邸。
1.名刺,名片。
1.客人的名單。
1.一種山鳥的鳴聲。清汪洪度《黃山領要錄上.祥符寺》載,有鳥狀如鴝鵒,毛色淺黃,其聲若人語,曰"客到客到",猶如杜鵑鳴聲"不如歸去",鷓鴣鳴聲"行不得也哥哥"之類。
1.為賓客之道。
1.旅舍。
1.他鄉;外地。
規模小設備簡陋的旅館。
1.仆人。
2.猶客民。
1.去年冬天。
1.客民中頭目的自稱。
1.南朝宋詩人謝靈運的小名。
1.見"夢兒亭"。
1.客船上的帆。
2.借指客船。
①機關團體的食堂里臨時給來客開的飯。②飯館、火車、輪船等處論份兒賣的飯。
1.旅邸;客店。
供旅客或來客住宿的房間。
1.客船。
1.供應門客的生活費用。
1.使賓服。
1.客戶交納的賦稅。
1.出門人應遵守的規矩。
1.租種別人的田地。
與主觀世界”相對。哲學上指人的意識之外獨立存在的物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
唯心主義的一個派別,主張有不依賴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精神 ’或‘理’,認為物質世界是這種‘精神 ’或‘理’的體現或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