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帋”。
2.
用絲絮或植物纖維為主要原料的制成品,可供書寫、繪畫、印刷、包裝之用。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1.出自《后漢書·宦者傳·蔡倫》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并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
2.出自《新唐書·蕭廩傳》南海多榖紙,仿敕諸子繕補殘書。
3.
量詞。張;件。
1.出自《北齊書·魏收傳》初夜執筆,三更便成,文過七紙。
2.出自《珍珠船》太宗有大王真跡三千六百紙,率以一丈二尺為軸。
3.出自《書信集·致胡適》關于《西游記》作者事跡的材料,現在錄奉五紙,可以不必寄還。
4.
舊俗為祭奠鬼神而焚化的紙錢。
1.出自《七國春秋平話》白起上紙祭畢。
2.出自《西游記》燒了些平安無事的紙,念了幾卷消災解厄的經。
5.
舊時指印有神像的紙。
1.出自《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捕盜﹞乃請城隍紙供于庫中,香花燈燭,每日參拜禱告。
1.謂屬于應該討伐的一類。
1.謂通過類比而探知淵源。
1.比喻向別人乞求。
1.治理。
1.得力﹔起作用。
2.謂尋求助力。
1.猶作臉。爭臉面。
1.討究研習。
1.征戰和狩獵。
1.謂深究事物的源流本末。
1.討伐敵寇。
2.指孫權。曹操曾表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故稱。
3.擄掠。虜﹐通"擄"。
1.猶殺掠。
1.征討誅殺。
1.討伐叛亂。
2.治理亂政。
就某一問題進行商量或辯論進行專題討論|討論工作|討論會。
1.迅速容易。
1.又稱油印機。一種輕便的手搖印刷工具。用金屬材料制成。操作簡單,有自動記數裝置。每分鐘可印40-50張。
1.招致憂患。
1.招致過錯。
1.招致訴訟。語出《詩.召南.行露》"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高亨注"速,招致。獄,訴訟。"
1.招致仇恨。
1.招致災禍。
1.猶迅速。
1.指速成的詞藻。喻為文敏捷,揮筆立就。
1.迅速作戰。
1.謂迅速地發動戰斗,迅速地解決戰斗,取得勝利。
2.比喻在極短時間內迅速解決問題。
1.招致殺戮。
1.迅速料理行裝。
1.指智力的高下;聰明或笨拙。
1.招致罪禍。
1.久聚的云氣。
1.老成長者。
1.謂注定要失敗。
1.經常飽。
1.素來的志向。
1.猶本性。
1.積久的弊政。
1.駐扎軍隊。
2.舊日的兵。
1.積存的禾束。
1.舊病。
1.住宿停留。謂收容。
1.久欠的稅賦或債務。
1.指積年儲藏的錢糧等財物。
1.隔年的草。《禮記.檀弓上》"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孔穎達疏"宿草,陳根也,草經一年則根陳也,朋友相為哭一期,草根陳乃不哭也。"后多用為悼亡之辭。
2.借指墳墓。
3.借指人已死多時。
4.存留過夜的草料。
1.謂與妓女奸宿。
1.水陸轉運的貨棧。
1.指積食。隔夜未消化完的食物。
1.猶宿醉。
1.年高;年高之人。
1.舊恥;積年的恥辱。
1.《莊子.逍遙游》"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本指隔夜舂米備糧◇以"宿舂"指少量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