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鍼”。
2.
縫紉或縫合用的工具,細長而小,一頭尖銳,另一頭有眼用以引線。
1.出自《左傳·成公二年》以執斫、執針、織纴皆百人,公衡為質,以請盟。
2.出自《對燭賦》燈前桁衣疑不亮,月下穿針覺最難。
3.出自《智囊補·察智·得情》有賣針賣糖二老姥共爭團絲。
4.出自《故土》當縫好最后一針時,天色已經微明。
3.
針狀物。
1.出自《晉書·顧愷之傳》嘗悅一鄰女,挑之弗從,乃圖其形於壁,以棘針釘其心。女遂患心痛。
2.出自《上清帝第六書》夫國之有是,猶船之有舵,方之有針。
3.出自又如:松針、別針、秒針。
4.
特指中醫用以刺穴位以治病之針狀器械。參見“針石”。
1.出自《韓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在肌膚,針石之所及。
2.出自《抱樸子·廣譬》和鵲雖不長生,而針石不可謂非濟命之器也。
3.出自《授牛元翼深冀州節度使制》湯沐具而蟣虱相吊,針石熾而癰疽立潰。
4.出自《吳原博修撰醫俗亭》詩托君多病軀,借此針石手。
5.
用針或針狀物刺。
1.出自《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笞問昭平,不服,以鐵針針之,強服。
2.出自《唐語林·補遺二》元和中,有老卒推倒《平淮西碑》,官司針其項,又以枷擊守獄者。
3.出自《潘先生在難中》蚊蟲突然一針,痛得直跳起來。
6.
特指中醫以針刺穴位以治療。
1.出自《三國志·魏志·華佗傳》若當灸,不過一兩處……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
2.出自《閉門》詩骨冷欲針先覺痛,肉頑頻灸不成瘡。
3.出自《紅樓夢》不用針心,只針肋條就是了。
7.
引申為治療。
1.出自《文心雕龍·養氣》逍遙以針勞,談笑以藥倦。
2.出自《新唐書·蕭瑀傳》嘗以劉孝標《辯命論》詭悖不經,乃著論非之……通儒柳顧言、諸葛潁嘆曰:“是足針孝標膏肓矣。”
8.
規勸;譏刺。
1.出自《桐花》詩非琴獨能爾,事有諭因針。
2.出自《客座贅語·詮俗》刺人之隱失曰“針”。
9.
針劑。注射用的藥物。
1.出自《人到中年》我們知道你工作很忙,沒敢告訴你,帶她去看了急診,打了針。
1.見"重見天日"。
1.謂超出法度﹑情理而過分厭惡。
1.多重的斗栱。古代精美建筑常用幾重斗栱以作裝飾。
1.即重較。
1.亦作"重罰"。
2.嚴厲懲罰。
1.嚴酷的刑法。
1.軍事上占重要地位的藩鎮。
1.沉重而繁多。
1.猶繁重。
1.犯嚴重罪行的人。
1.種種兇惡氣象。指災禍。
1.交錯疊置的屋架梁。
1.病名。中風。
1.加封兩爵號。
1.再次遇到。
1.過分違背。
1.服喪過度;重喪服。
1.兩重檁條(桁條)。古代建筑常有檐檁及挑檐檁,有時可用兩根。
重擔如釋重負|擔著家計的重負。
1.高而重疊的山岡。
1.亦作"重復"。
2.謂相同的事物又一次出現。
3.謂山重水復。
4.引申為遙遠。
5.重新恢復。
1.清制,舉人于鄉試考中后滿六十周年,重逢原科(同一干支之年)開考,經奏準,與新科舉人同赴鹿鳴筵宴,稱為"重赴鹿鳴"。
1.清制,進士于考中后滿六十周年,重逢原科(同一干支之年)開考,由禮部奏準,與新科進士同赴恩榮宴(通稱瓊林宴)。
1.謂更加富足。
1.謂既戴帽又用傘。
1.重疊的山岡。
1.《周易》《干》卦(h)由兩干(@)相疊而成,其第三爻﹑第四爻皆位于兩干之間,上下俱陽,故謂"重剛"。
1.古代喪禮中用以懸在重木(暫代神主用的木)上的瓦瓶。一說鬲用二,故稱。
俗稱紅礬”。化學式k2cr2o7。橙紅色晶體。溶于水。為強氧化劑。加熱到500°c分解放出氧氣。由硫酸酸化鉻鐵礦石,后加氯化鉀,最后經低溫結晶而得。用作強氧化劑、分析試劑。用以生產顏料、煙火和鞣革等。溶于濃硫酸配成強氧化性洗滌液,在實驗室中用來洗滌玻璃器皿。
當一元n(n≥2)次方程的根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相等時,稱這些根為重根。相等的根的個數稱為重數”。如1是方程x3-3x2+3x-1=0的三重根。
1.狗名。
輕工業”的對稱。主要從事生產資料生產的工業。包括冶金、機械、能源(電力、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學、建筑材料等工業。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包括工業本身)提供原材料、燃料、動力、技術裝備等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是實現社會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一個國家重工業的發展規耐技術水平,是體現其國力的重要標志。
1.雙重進攻。
1.猶深宮。
1.猶言重金懸賞,重金購求。
2.指重金。
1.猶重罪。
1.古代皇帝乘坐的車。有兩個車轂,取其平穩。
1.穩固。
1.謂舊的創傷上又加新的創傷。
1.長期不愈的重病。
1.謂重疊八卦以成六十四卦,每卦由兩個單卦組成,凡六爻。
1.亦作"重?"。
2.險要的關塞。
1.猶重事。
2.高位;高官。
1.重重的館舍。
1.比喻累世盛德,輝光相承。
2.指日﹑月。
3.指日冕或日珥現象。古人以為瑞應。
4.再放光明;光復。
5.殿名。 6.歲陽名稱之一。
1.同"重熙累洽"。
1.指日月俱圓。晉成公綏《天地賦》"星辰煥列,日月重規。"后用以喻指兩代帝王功德相繼。
2.謂前后相合;重復。參見"重規迭矩"。
1.同"重規迭矩"。
1.謂前后相合,合乎同樣的規矩法度。
2.比喻因襲﹑重復。
1.同"重規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