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助詞
時態助詞。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正在進行。
2.
助詞
表示處在某種狀態或狀態的持續。
3.
助詞
用在動詞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詞后面,加強命令或囑咐的語氣。
4.
助詞
加在某些動詞后面,構成介詞。
5.
助詞
用在連動句第一個謂語動詞后,表示方式、手段、情態等。
1.
助詞。緊接動詞后,表示動作、狀態的持續。
1.出自《武王伐紂平話》大王教此劍去別宮中掛著。
2.出自《紅樓夢》如今稱五十兩銀子來,交給我收著。
3.出自《吶喊·藥》老栓正在專心走路,忽然吃了一驚,遠遠里看見一條丁字街,明明白白橫著。
2.
助詞。用在某些形容詞后面,表示程度的比較等。
1.出自《紅樓夢》這才是十月,是頭場雪,往后下雪的日子多著呢。
2.出自《微神》憐比愛少著些味道,可是更多著些人情。
3.
助詞。緊接在某些動詞后或放在某些祈使句末,表示強調、催促、商量、請求等語氣。
1.出自《水滸傳》秦明勒馬,厲聲高叫:“北京濫官污吏聽著!多時要打你這城子,誠恐害了百姓良民。”
2.出自《金瓶梅詞話》西門慶道:“也罷,我也不留你,你且家去說聲著。”
3.出自《紅樓夢》寶玉信以為真……按著劉老老說的方向地名,著焙茗去先踏看明白,回來再作主意。
4.
助詞。加在某些介詞后面,使變成復合介詞。
1.出自《吶喊·藥》只見那烏鴉張開兩翅,一挫身,直向著遠處的天空,箭也似的飛去了。
2.出自《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為著維持社會秩序的目的而發布的行政命令,也要伴之以說服教育,單靠行政命令,在許多情況下就行不通。
1.見"離堆"。
1.有異心。
2.謂各懷心志而離去。
3.猶離間。
1.南方。
1.謂超越規矩法度。
1.猶別室。
2.指眾多人家。
1.割去祭祀用牲的肺。
2.指所割之肺。
1.分離﹐別離。
1.遭難。
1.憂憤。
1.被丈夫離棄的婦女。
1.猶離合。
1.猶離別。
1.傷別的歌曲。
1.分離阻隔。
2.指隔閡﹐不團結。
3.指使不和睦﹐不團結。
帝王在都城之外的宮殿,也泛指皇帝出巡時的住所。
1.見"離宮別館"。
1.見"離宮別館"。
1.見"離宮別館"。
1.見"離殿別寢"。
1.離間構陷。
1.佛教語。謂遠離塵世煩惱。
1.佛教語。指解脫煩惱之佛國境地。
1.乖離﹐分離。
1.離宮。
1.離宮。
1.指別離時所彈奏的管樂器。
1.日光。離為日﹐故稱。
1.見"離奇"。
1.遭禍。
1.指人生中分離﹑聚會﹑悲傷﹑歡樂等各種不同遭遇。
1.草名。
1.傳說中列子所御的風。
汽車、拖拉機以及其他機器上的一種裝置。用離合器連接的兩個軸或兩個零件通過操縱系統可以結合或分開。
1.雜體詩名。常見之一種是拆開字形合成詩句。實際是文字游戲『魏六朝時即已有之。
1.失群的鶴。
2.喻指離去的人。
3.《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漢蔡邕《琴操》﹕"商陵牧子﹐取妻五年無子﹐父兄將欲為改娶。妻聞﹐中夜驚起﹐倚戶悲嘯。牧子聞﹐援琴鼓之﹐痛恩愛之永離﹐因彈別鶴以舒憤﹐故曰《別鶴操》。"后亦作"離鶴"﹐以為妻妾被丈夫所遺棄的典故。
1.指離人的淚痕。
離別的愁苦一腔離恨|離恨煎人腸。
1.佛經謂須彌山正中有一天﹐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三天。民間傳說﹕三十三天中﹐最高者是離恨天◇比喻男女生離﹐抱恨終身的境地。
1.見"離衡"。
1.指戰國時以齊國為首的關東六國相約結盟﹐粉碎秦國的"連衡"策略。
1.失群的雁﹐離散的雁。
2.比喻遠離的親友。
3.古樂曲名。
1.清代三品﹑四品官的帽頂子。亦代指三品﹑四品官職或三品﹑四品官員。
1.又叫膽礬‖有五個分子結晶水的硫酸銅,藍色結晶體,在干燥空氣中,逐漸風化。可以制電池﹑顏料等,又可以做媒染劑﹑殺蟲劑。
1.即藍田關。
1.鯨的一種,身體為藍灰色,有白色斑點,體長達三十馀米。
1.清代禮冠上的飾物。插在冠后,用鹖尾制成,藍色,故稱。初用以賞賜官階低的功臣,后很濫,并可出錢捐得。
某些國家或地區指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他們勞動時一般穿藍色工作服。
簡稱藍領”。白領階層”的對稱。資本主義社會中以體力為謀生手段的雇傭勞動者。如清潔工人、搬運工人、建筑工人等。因勞動條件較差,工作時須穿藍領工作服,故稱。他們收入較少,經濟地位較低。隨著生產技術的現代化,藍領階層在職工中所占的比例不斷下降。
1.同"藍縷"。
2.形容衣服破舊。
1.深藍色的絲織物。
2.見"藍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