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為了要見到或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努力;覓取;尋求。
2.
動詞
退還超過應收的部分(的錢款)。
3.
動詞
把不足的部分補足。
4.
名詞
(Zhǎo)姓。
1.
尋覓。
1.出自《宛署雜記·民風二》尋取曰找。
2.出自《紅樓夢》這可丟了!往那里找去?
3.出自《黑白李》過了有十天吧,黑李找我來了。
2.
退有余,補不足。
1.出自《俗書刊誤·俗用雜字》補其不足之數曰找。
2.出自《西游記》前者領銀二十兩,仍欠五兩。這個就是客人,跟來找銀子的。
3.出自《紅樓夢》等不夠了,我再找給你。
4.出自《兒女英雄傳》非這番找足前文,不成文章片段。
3.
謂割(首);斬(首)。
1.出自《封神演義》鄧九公乃久經戰場上將,馬方那里是他的對手,正戰間……被鄧公找了首級,掌得勝鼓回營,來見黃飛虎,將馬方首級獻上。
2.出自《禪真逸史》杜伏威槍尖早到額前,葉榮躲閃不及,面中一槍,倒撞馬下。杜伏威找了首級,驅嘍羅四下里搜殺官兵。
3.出自《雙鳳奇緣》李廣急急用刀找取首級,帶回關門,也算代媳婦報了仇,滿心大喜。
1.看望;探視。
2.觀看;注視。
1.看清;察覺。
1.看清;看穿。
1.方言。巫婆;巫師。
1.亦作"趫材"。
2.矯健輕捷之才。
3.指矯健輕捷之士。
1.見"趫才"。
1.指矯健善沖殺的士卒。
1.矯健輕捷的人。
1.矯捷勇猛。
1.猶趫捷。
1.敏捷強健。
2.形容曲調節奏緊湊﹑音聲雄壯。
1.矯健敏捷。
1.猶趫勇。
1.勇健敏捷。
1.指矯健而善于攀高的人。
1.矯捷馳驟貌。
1.矯健輕捷。
1.超越;騰躍。
2.攀越。
1.矯捷強壯。也指矯捷強壯的人。
1.壯健迅捷。
1.矯捷勇猛。
1.見"顦顇"。
1.亦作"顦悴"。
2.形容枯槁瘦弱。
3.憂愁;困苦。
1.靈便;靈巧。
1.詭辯。
1.奸詐刻薄;輕浮淺薄。
1.工巧非人所能及。
1.語本《孫子.作戰》。指用兵弄巧立異,反而造成行動遲緩。
1.見"巧倕"。
1.亦作"巧垂"。
2.相傳堯時巧匠名倕,故稱巧倕。
1.善于言辭。
2.虛偽之辭。亦指巧妙的言辭。
1.猶巧計。
1.以不實之語進行詆毀。
1.工巧的對偶詞句。
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巧妙。語出趙孟b13e!對放煙火者》詩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
1.宋代婦女額發式樣的一種。
1.唐代官府技術工匠中的高手。
1.謂善于伺機發言,每能猜著。
2.指善于判斷而每能應驗。
1.取巧以避免觸犯法令;枉法,玩弄法令。
2.巧妙的方法。
1.花言巧語。
1.聰明能干的婦女。
2.指偷巧的婦人。
3.鷦鷯。
1.技藝高超的工匠。
1.偽詐。
1.舊俗七夕時用面和糖等制成片狀,以油炸脆,供乞巧用的點心。今市上有一種油炸的點心,亦稱巧果,不限于七夕供應。
恰好相合或相同他倆的愛人同名又同姓,并且年齡也相同,這真是巧合。
1.善于鉆營諂媚的官吏。
1.假造或偽報戶籍。
1.巧妙的計策。
1.技藝精巧的工匠。
1."乞巧節"的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