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古代絲織品的總稱。
1.
古代絲織品的總稱。
1.出自《禮記·禮運》故先王秉蓍龜,列祭祀,瘞繒,宣祝嘏辭說,設(shè)制度。
2.出自《漢書·灌嬰傳》灌嬰,睢陽販繒者也。
3.出自《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寄書惟在頻,無吝簡與繒。
2.
帛之厚者。
1.出自《本草綱目·服器一·帛》素絲所織,長狹如巾,故字從白巾。厚者曰繒。
3.
見“繒綾”。不平貌。
1.出自《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郁坱圠以崝??,崱繒綾而龍鱗。
4.
同“罾”。魚網(wǎng)。
1.出自《江行無題》詩細竹漁家村,晴陽看結(jié)繒。
5.
通“矰”。參見“繒繳”。即矰繳。獵取飛鳥的射具。繳為系在短箭上的絲繩。
1.出自《戰(zhàn)國策·楚策四》不知夫射者,方將修其磻盧,治其繒繳,將加己乎百仞之上。
2.出自《中華古今注·雁》雁自河北渡江南,瘠瘦能高飛,不畏繒繳。
3.出自《二禽詠》文彩羨孔鸞,繒繳或暗投。
4.出自《東園雜詠》飲啄力以致,繒繳安所施。
6.
古國名。姒姓,相傳為夏禹后裔。春秋時為莒國所滅。漢置繒縣,晉以后廢。故城在今山東省棗莊市東。見《穀梁傳·僖公十四年》、《國語·周語中》及《史記·吳太伯世家》。
1.出自《穀梁傳?僖公十四年》季姬及繒子遇于防。
7.
姓。漢有繒賀。見《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1.出自《史記?夏本紀》禹為姒姓,其后分封,用國為姓,故有繒氏。
①膚淺。多指缺乏學(xué)識和經(jīng)驗智行淺薄|他們這些人崇洋媚外,實在是太淺薄了。②輕薄;不樸實時俗淺薄|風(fēng)氣淺薄。
1.才能短淺。
1.膚淺的見解。
1.稍微嘗試一下或品味一下。
稍微嘗試一下就停止,不往深處鉆研對文化知識淺嘗輒止的人決不可能成為一名學(xué)者。
1.初春;早春。
1.倉促;短促。
2.猶短淺。
3.狹隘,心胸不開闊。
4.狹窄,不寬敞。
1.淺狹。謂局限性大,不宏廣。
1.指用黛螺淡畫的眉。
1.浮淺荒誕。
1.猶淡淡。謂物體的顏色淡或事物的程度淺。
1.謂水淺淤塞。
1.淺陋,狹窄膚淺。
2.輕微。
3.謂時間短暫。
1.猶遲鈍。
1.薄恩。
1.猶單方。謂小醫(yī)方。
1.見識短淺的人。
2.疏浚溝渠﹑打撈沉船的夫役。
1.淺薄輕浮。
1.謂心胸狹窄而舉事魯莽。
1.謂近距離出擊,不深入敵方腹地。
1.膚淺鄙陋。
1.淺顯明白。
1.膚淺的機謀。
1.謂見識短淺。亦指見識短淺者。
2.短淺的見識。
1.指淺灘。
1.淺俗之教。
1.淺顯,不含蓄。
1.謂見識﹑才能等局限在狹小的范圍內(nèi)。
2.猶狹窄,不寬廣。
1.淺顯粗俗。
1.微利,薄利。
1.謂酒量小。
1.猶低下。
見識貧乏、淺薄文意淺陋|識見淺陋|智識淺陋。
1.淺顯,缺乏深度。
2.猶微露。
1.膚淺的思慮。
1.淺近率直;淺顯粗率。
1.我國古代對南方發(fā)展程度較高,生活習(xí)俗等比較接近漢族的少數(shù)民族的泛稱。
1.指獸毛不厚。
1.淺陋愚昧。
1.謂睡得不沉。與"酣睡"相對。
1.見"淺幭"。
1.膚淺微少。
1.猶纖巧。
1.亦作"淺幦"。亦作"淺"。
2.古代用淺毛獸皮做的車軾上的覆蓋物。
1.淺顯明白。
1.亦作"淺繆"。
2.謂膚淺而多謬誤。
1.見"淺謬"。
1.膚淺;短淺。
1.眉微蹙貌。
1.水不深貌。
2.淺短;低矮。
3.微微;淡淡。
4.細小;微小。
5.淺薄,膚淺。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