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垚”的今字
2.
高。
1.出自《說文·土部》堯,高也。
2.出自《白虎通·號》謂之“堯”者何?堯猶峣峣也。至高之貌,清妙高遠,優游博衍,眾圣之主,百王之長也。
3.
傳說中古帝陶唐氏之號。
1.出自《易·系辭下》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
2.出自《史記·五帝本紀》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弟放勛立,是為帝堯。
3.出自《通解》故堯之前千萬年,天下之人,促促然不知其讓之為美也。
4.
借指賢明、能干的君主或圣人。
1.出自《莊子·徐無鬼》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堯也。可乎?
2.出自《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3.出自《送瘟神》詩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5.
姓。北魏有堯暄。見《魏書》本傳。
1.出自《通志?氏族略》堯氏,帝堯之后也,支孫以為氏,望出河間上黨。
1.猶允諾。
1.勾結賊寇。
1.通暢快捷。
2.指流通迅速。
3.暢快舒服。
1.通暢寬闊。
1.亦作"通歟"。
2.謂與敵方通和言好。
3.謂互相表達友好之情。
1.暢通開闊。
1.猶通途。
1.猶通逵。
1.全面核查登記。
1.通達疏闊。
1.書籍報刊上貫通版面不分欄的編排形式。
1.廣泛閱覽。
2.謂見識廣泛。
1.普遍地蔓延。
1.屋檐下的通道。猶回廊。
1.曠達開朗。
1.普遍的法式。
2.指輩分﹑地位相同的人。
3.猶總共;全部。
1.通行的禮儀。
2.指官編頒行的禮書。如清《大清通禮》等。
1.通曉事理。
2.共通的道理。
3.猶統理。
4.連通的紋理。
1.佛教謂無所不至的神力。
2.一齊出力。
1.共同出力,一起來做。
1.總共經歷。
1.猶登臨。厲,通"歷"。
1.通暢,無阻礙。
1.常規;慣例。
1.相通連接。
2.串通勾結。
1.通訊聯絡。
1.謂閱歷多而通曉人情世故。
2.通曉熟悉。
1.運送糧食。亦為古代負責運糧之官。
1.通達聰敏。
2.透亮。
1.豁達剛烈。
1.謂互相接近。
1.通于神靈。
2.善于應變;不拘泥。
3.消息來得快;來源廣。
4.靈驗。
5.靈敏。
1.忍冬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七.忍冬》。
1.漢武帝為其妃鉤弋夫人所建之臺。
1.總管,統領。
1.傳達命令。
2.把同一命令發到若干地方。
3.發到若干地方的同一命令。
1.指通行。
2.謂貨物流通。
3.往來走動,交往。
1.亦作"通朧"。亦作"通籠"。
2.猶曈昽。光線微弱貌。
1.見"通昽"。
1.見"通昽"。
1.與北方的外族勾結。
1.猶通賄。
1.開通道路。
2.通暢的路;大路。
3.解決問題的途徑。
4.猶對路。
1.舊時婚俗,男方請媒人向女方通報結婚日期時所擺設的款待媒人的酒席。
1.謂通過人情辦事。
1.猶行旅。
1.通曉詩律。
1.曠達坦率。
1.私通淫亂。
1.謂通航輪船。